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稀土在激光熔覆TiC_p/Ni基复合涂层中的作用

李安敏  
【摘要】: 自从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问世以来,激光技术发展十分迅速,70年代开始用于金属表面改性处理,现在已成为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激光表面处理包括相变硬化、表面熔凝、合金化、表面熔覆、冲击硬化等,其中表面熔覆处理是利用高能束激光在普通基材表面熔覆一层与基材性能不同的且与基材呈冶金结合的涂层的工艺。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表面强化技术一直受到材料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且已成功地应用于生产中,但熔覆的大多数是金属基自熔性粉末,例如镍基、钴基与铁基自熔性粉末,这些激光熔覆合金涂层虽然使材料表面有高的硬度与强的耐热性、耐蚀性与耐磨性,但在滑动磨损、冲击磨损和磨粒磨损严重的条件下,镍基、钴基与铁基自熔性合金已不能胜任,所以材料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在这三种自熔性粉末中加入陶瓷相,即发展一种新技术——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工艺,而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技术是激光表面技术中发展最迅速、最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是采用激光束在普通金属材料表面熔覆一层硬度高、热稳定好、耐腐蚀、耐磨损、与基材呈冶金结合的金属陶瓷涂层工艺。它成功地将金属的延性、高强度和陶瓷相的高熔点、高硬度、较好的化学稳定性结合起来,构成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从而提高材料或构件表面的性能,达到提高工件使用寿命的目的。但是由于陶瓷相的熔点大大高于金属基,陶瓷与金属基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与导热系数相差极大,在相同的激光辐照条件下,所形成的熔池内温度梯度很大,温度梯度造成的热应力导致熔覆层中存在孔洞与微裂纹,所以激光熔覆要大范围应用于生产还存在孔洞与裂纹问题,本文利用稀土在钢铁中细化晶粒、净化组织等的优异性能,研究在TiC_p/Ni基复合粉末中加入稀土氧化物La_2O_3、CeO_2粉末,以探讨稀土对激光熔覆TiC_p/Ni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显微硬度、耐蚀性与耐磨性的影响,探讨稀土是否能解决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孔洞与裂纹的问题。 本文采用预涂覆法在A3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氧化物La_2O_3、CeO_2的TiC_p/Ni基复合粉末试验,研究激光熔覆层的组织特征、激光熔覆过程中稀土对TiC陶瓷相以及陶瓷相与粘结金属的交互作用的影响。 采用预涂覆法成功地在A3钢表面激光熔覆了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氧化物La_2O_3、CeO_2的TiC_p/Ni基复合涂层,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稀土氧化物可以使熔覆层的气孔、夹杂物、裂纹比不添加稀土的熔覆层大大减少,熔覆层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致密;不添加稀土时,涂层中主要有γ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摘 要 <Fe,Ni卜 TIC相与少量的 MzsCO及Ni币相,而添加 Lazos后,复合涂层除了 存在以上的相外,还出现新相 La。BO。、La。Ni,,添加 CeO。熔覆层存在新相 CC3Ni6SiZ、CCNiZ,这些新相可以作为形核核心,减少形核功,提高熔覆层的 形核率,从而细化熔覆层组织;加入适量的稀土氧化物可使 n 颗粒细小且 分布均匀,与粘结金属结合更好,显微硬度高达HV700左右,且有一个稳定 区,添加 0.4Wt%稀土氧化物的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最佳。添加过量的稀土 氧化物 门.0 Wt%)的熔覆层夹杂物增多,TIC颗粒严重烧损与溶解,形成棒 状。 不添加与添加稀土氧化物的熔覆层各自浸泡在12d几。溶液中时, 添加稀土氧化物的熔覆层比不添加的耐蚀,其中0.4Wt%稀土氧化物的熔覆层 最佳;与 gCrZMoV对磨时,添加 0.4%wt稀土氧化物的熔覆层最耐磨。 在改善熔覆层的显微组织、耐磨性方面,CeO。与La。O。效果相当,而在 改善熔覆层的耐蚀性,CeO。的效果比 La。O。要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松,颜永根,朱荆璞,王茂才,吴维韬;钇对激光熔覆钴基合金组织和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92年04期
2 杨永强,田乃良;激光熔覆高温合金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1995年08期
3 尚丽娟,李超,周述仁,翟萍;铈对激光熔覆钴基自熔合金的改性[J];金属热处理学报;1995年02期
4 李言祥,沈文;铝表面激光熔覆陶瓷原理和工艺的研究[J];表面技术;1997年06期
5 韩培德,武晓雷,孙艳明;铁基合金激光熔覆组织及其冲击磨损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9年02期
6 马乃恒,方小汉,梁工英,苏俊义;激光熔覆原位合成TiC_p/Al复合材料[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年06期
7 范春华,黄因慧,张建华,赵剑峰,张剑峰,沈以赴;激光熔覆陶瓷超微粉表面改性[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1年02期
8 斯松华,袁晓敏,何宜柱;激光熔覆Al_2O_3陶瓷涂层组织结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应丽霞,王黎钦,陈观慈,古乐,郑德治,李文忠;3D激光熔覆陶瓷-金属复合涂层温度场的有限元仿真与计算[J];金属热处理;2004年07期
10 张三川;激光熔覆WC颗粒增强涂层成形机理研究(英文)[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年01期
11 彭如恕,王林,樊湘芳;激光熔覆涂层的界面组织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性能[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5年01期
12 张大伟,张新平;激光熔覆Ni-Cr_3C_2涂层的微观组织及磨损性能[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6期
13 2005年第1期;2005年度《焊接学报》被《EI》收录的论文目次[J];焊接学报;2005年06期
14 朱蓓蒂,曾晓雁,李红雨,张之栋,杨崇铨,蔡徽,郑守礼,姚治铭;激光熔覆处理对2Cr13钢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J];中国激光;1996年01期
15 魏丽娜,李光霞,李长春,虢志德;激光熔覆层的熔覆参量与磨损性能的试验分析[J];机械强度;1997年03期
16 曹庆,吴子健,潘邻,陶锡麒,夏春怀,付江民;激光熔覆Stellite和WFLC系列钴基粉末研究[J];材料保护;2000年12期
17 陈浩,潘春旭;钴基合金激光熔覆组织及其耐磨耐蚀性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2期
18 李安敏,许伯藩;激光熔覆碳化物/金属基复合涂层裂纹的产生与控制[J];材料导报;2002年08期
19 满翠华,赵会友,宁桂峰;激光熔覆中裂纹控制的试验研究[J];矿山机械;2004年03期
20 蒋红英;;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场分析[J];职业;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建强;姚建华;骆芳;胡晓冬;陈智君;;激光熔覆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冯荣元;苏满恒;;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在柴油机铸造零件缺陷挽救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楠;董华军;;激光熔覆中金属粉末流的参数检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敏;周新远;宋占永;赵可可;汪勇;于鹤龙;;高熵合金涂层激光熔覆成形机理研究初探[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董世运;徐滨士;韩杰才;杜善义;;激光熔覆Cu基自生复合材料涂层的组织[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6 刘秀波;王华明;;La_2O_3对TiAl合金激光熔覆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昌炽;唐西南;;激光熔覆合金和陶瓷复合涂层开裂的研究[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武晓雷;洪友士;;激光熔覆表层与基体界面区的力学性质分布特征[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秀波;王华明;;γ-TiAl合金激光熔覆复合材料涂层组织与性能[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赵洪运;孙清洁;舒凤远;姜云禄;;AlN陶瓷表面快速制备铜覆层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模拟及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宫新勇;激光熔覆沉积修复TC11钛合金叶片的基础问题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4年
3 王传琦;机械振动作用下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凝固组织及应力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敏;Ti-3Al-2V表面激光熔覆Ti-BN涂层的微观组织及反应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刘振侠;激光熔凝和激光熔覆的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董丹阳;钢的激光辅助渗硅过程与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08年
8 张晓东;齿类件激光再制造及性能提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刚;Zr基非晶合金激光熔覆与诱导自蔓延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黄灿;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CrAlSi系多主元合金涂层的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成;抽油光杆激光熔覆表面耐磨损与防腐蚀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冯旭东;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涂层组织及耐蚀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郎志华;激光熔覆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杨红梅;微纳米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激光熔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戎磊;激光熔覆碳化钨颗粒增强镍基合金梯度涂层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文荣;Cr_(12)MoV模具钢的激光熔覆[D];四川大学;2002年
7 周杰;CO_2激光熔覆修复冷作模具表面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陆萍萍;万米深井钻机刹车盘表面激光熔覆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曹国光;碳钢表面激光熔覆铁基B_4C陶瓷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静;QT600-3铸铁件表面激光熔覆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应尤佳;大族激光战略布点激光热处理[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璐;进军热处理 大族激光有意完成产品拼图[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魏玮;大族激光4250万元投资激光热处理[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霍峰 本报通讯员  孟繁;中发激光的“领跑”意识[N];青岛日报;2006年
6 李正阳;改善轧辊质量的有效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熊金超;武汉中国光谷创造出我国激光产业18个“第一”[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沈阳生产力促进中心;探索激光技术加工新“大陆”[N];科技日报;2003年
9 安信证券 侯利;大族激光 开拓发展空间[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孟唤 郑东鸿;中国制造业发现“新大陆”[N];经理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