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环境保护问题的哲学思考
【摘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在传统体制下,仅仅是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部门,担负着为城镇居民提供初级消费品和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的任务,农业的产业链被人为的切断了。如何拉长加宽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了当前深化农业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面临的各种环境威胁和困难,也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组织形式,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我们也应该注意在推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本文在提出农业产业化对农业乃至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面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从农业产业化各经营主体及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层面来讨论其环境保护的对策,以期通过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发展达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本文分三个部分阐述:
第二章对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模式、国内外发展情况及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等方面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以便对农业产业化本身有一个认识和定位。
第三章在分析农村环境保护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并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可能性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作了对策性思考,提出了根据资源状况搞好产业规划工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