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组织中MT-3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国作为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特别是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的某些区域,食管癌的病死率是是全世界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尽快明确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对我们临床上有效地防治食管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涉及到多种基因的改变,是多种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长期共同和/或协同作用的结果。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低分子量、高金属含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具有重金属的解毒、维持金属离子的内稳态,清除自由基等重要的功能。它包括4个亚型:MT-1、MT-2、MT-3和MT-4。由于MT-3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临床上的相关研究较少,MT-3作为MT家族的一员,而且与MT家族的其他成员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它不仅具有MT相似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具有抑制细胞的增殖的独特功能。
本课题以食管鳞状细胞癌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讨金属硫蛋白-3(metallotionein-3, MT-3)和P53在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而了解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食管癌的发病原因、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1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共31对标本。
2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S-P法检测31例食管鳞转细胞癌组织及3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T-3和P53基因在的蛋白表达情况。
3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MT-3和P53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两者在食管癌发病机制中的临床病理关系。
结果:
1 MT-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8.71%(12/3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5%(2/31),二者有统计学意义(X2 =11.273,P0.05)。
2 MT-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食管癌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其中在高中分化食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33.33%(9/27),在低分化食管癌的阳性表达率100%(4/4),低分化癌中的MT-3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6.359,P0.05。)
3 MT-3在TNM分期为Ⅰ+Ⅱ期的食管鳞癌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23.53%(4/17),TNM分期为Ⅲ+Ⅳ期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64.29%(9/14),Ⅲ+Ⅳ期中的MT-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中的MT-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4.693,P0.05)。
4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9/13),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22.22%(4/18),有淋巴结转移的MT-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MT-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6.850,P0.05)。
5 P5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8.39%(15/31),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68%(3/31),二者有统计学意义(X2 =9.226,P0.05)。
6 P5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着食管癌的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其中在高中分化食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40.74%(11/27),在低分化食管癌的阳性表达率100%(4/4),低分化癌中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4.899,P0.05)。
7 P53在TNM分期为Ⅰ+Ⅱ期的食管鳞癌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29.41%(5/17),TNM分期为Ⅲ+Ⅳ期中MT-3的阳性表达率为71.43%(10/14),Ⅲ+Ⅳ期中的P53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中的P5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5.427,P0.05)。
8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76.92%(10/13),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27.78%(5/18),有淋巴结转移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53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意义(X~2 =7.300,P0.05)。
9 MT-3和P5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总体趋势上呈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914,P=0.000)。
结论:
1 MT-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MT-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可能与其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2 P5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P5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可能与其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关系。
3 MT-3、P53可能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病理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
|
|
|
1 |
姜涛;赵莹;刘锟;;食管癌组织中WAF1/CIP1、p53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3期 |
2 |
薛洁皓;潘琦;李小伟;罗荣;陈德荣;闫增荣;;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与Bcl-2 P~(53)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5年12期 |
3 |
犹东;高平;;食管癌中P53与nm23-H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
4 |
罗荣;陈德荣;曹玉青;梁芳;赵新;;张掖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与Bcl-2、p53蛋白表达及预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05期 |
5 |
罗永富;;P53基因与食管癌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3期 |
6 |
陆楷;王文敬;;p53蛋白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年01期 |
7 |
胡玉林;刘志辉;赵于天;章国芬;金建荣;;P5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对食管癌预后意义的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8 |
丁卫军;刘志辉;常建华;黄朝晖;李莉华;;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53、cyclin D1和Rb蛋白表达的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5年06期 |
9 |
李岚;虞朝辉;刘有恃;章宏;张宝峰;方静;周琼;胡莺;郜恒骏;厉有名;;食管癌组织芯片p53、p16和环氧合酶-2表达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3期 |
10 |
赵文鹏;路平;苗战会;徐芬;;p53、survivin在食管癌中的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6期 |
11 |
杜日昌;陈玉英;谭丽珊;陈智慧;李海南;郭慧;张振斌;;食管癌中Caveolin-1与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4期 |
12 |
苏蔚;房成;赵卫星;;食管癌中p53、VEGF-C的表达与MVD相关性研究[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年04期 |
13 |
杨春鹿;黄青远;赵君;陈东义;张林;;Livi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p53蛋白相关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7年05期 |
14 |
黄青远;孙群利;赵志龙;崔肃;陈东义;张林;;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Bcl-2的关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年03期 |
15 |
谢立!200433上海,施达仁!200433上海,张允清!阜阳市人民医院,周国君!阜阳肿瘤医院,施学辉!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陆洪芬!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癌p53的表达及预后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1998年04期 |
16 |
李良寿,孙长生,张秀玲,乔贵宾,徐德忠,韩成龙,杨文献,常贵生,闫明晓,王嫣,张宏艳;西安和林州市食管癌比较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
17 |
宋子博,高珊珊,王立东,李吉林,范宗民,郭花芹,益新娜;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肿瘤相关基因(p53,PCNA)与预后的关系[J];河南医学研究;2002年02期 |
18 |
郑成义;王朝阳;闻吉军;庄成全;;食管鳞癌中NF-κB、p53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12期 |
19 |
岳文彬
,宋子博
,益新娜
,王启鸣
,王立东
,贾云英
,牛好敏
,张广志
,陈社萍;p53和PCNA联合表达与林州市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20 |
王建芳,吴东平,孙彩萍;p21和p5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