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研究

石晓兰  
【摘要】:目的:截至2011年底,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4万人。河北省累计报告本省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41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185例。近几年,国家不断增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艾滋病在我国处于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同时逐步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随着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的大力展开,艾滋病的常识已经被一般公众所接受。近几年,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的高风险性,正面临着严重的HIV职业暴露危险。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HIV Occupational Exposure)是指卫生、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诊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形。 本研究在石家庄市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开展医务人员HIV知识及职业暴露知识、对职业暴露的态度,职业暴露状况、处理措施及防护现状等方面的问卷调查,为今后开展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预防、职业暴露的研究和制定职业暴露防治的政策法规以及对策提供科学的数据。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自行设计问卷对项目科室全体在岗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整群随机抽取石家庄市区内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作为项目点(河北医科大学第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三医院、第四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以妇产科、呼吸科、急诊科、皮肤性病科、肛肠科、泌尿外科、检验科、手术室作为项目科室,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上述科室的全体在岗医务人员开展了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因素的调查。 将数据录入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本研究对6所医院,36个科室的743名医护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43份,回收问卷743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729份,问卷有效率为98.12%。 HIV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4.92%。将729名调查对象分别按照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职业、科室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具有高中学历的调查对象知晓率明显偏低。 HIV职业暴露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3.17%。将729名调查对象分别按照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职业、科室不同进行分类,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HIV职业暴露的态度。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获得方式的选择率最高的为讲座(67.08%,489/729),最低的为宣传单、宣传手册或网络等自学方式(31.41%,229/729);如果出现疑似HIV职业暴露的情况,需求最高的为专家咨询及评估(80.66%,588/729),最低为心理援助(40.60%,296/729)。 职业暴露现状。在过去的一年里,80.93%的调查对象至少出现过问卷中所提到的1种职业暴露的情况,30.86%的调查对象在过去的一年里出现过以上2种或2种以上职业暴露的情况。 职业防护现状。在防止职业暴露所采用的自我保护措施中,戴一次性手套的比率最高为71.47%,戴防护眼罩的比率最低为28.40%。仅有16.87%(124/729)的调查对象在医疗操作过程中采取了比较全面的防护措施(即调查表所列的5中防护措施,调查对象在医疗操纵过程中全部使用)。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共有482名调查对象知晓在HIV职业暴露后如何正确实施处理措施,知晓率为66.12%。按照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职业、科室、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状况不同进行分类,经X~2检验,性别、科室、培训状况分组之间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 结论:石家庄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对HIV知识知晓率较高,但HIV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情况较差。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知识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需求比较明显。石家庄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水平偏高,而职业防护水平偏低。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知道如何正确实施处理措施的医务人员所占比例偏低。为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务人员本身必须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和培训,降低HIV职业暴露水平,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振开;陈伟;周美蓉;周芸;文小青;;2004-2009年广西桂林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0年09期
2 强来英;张桂云;王慜杰;蒋岩;邵一鸣;;我国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年06期
3 黄秀华;卢惠琳;陈韫琴;彭玲;;基层医院清洁卫生员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认知度的调查分析[J];广州医药;2007年06期
4 黎锋;刘伟;杨秋玲;;广西HIV职业暴露风险性初探[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5 胡晓英;范秀球;叶英武;万春华;徐华;;5例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8期
6 牛桂林;;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5期
7 张发胜;丛斌;王丽荣;冯玉娥;朱妮;;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22期
8 陶新学;黄华;章晓云;;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年13期
9 李晓亮,肖霞,王爱玲;昆明地区医护人员实施普遍性防护原则及相关问题的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年08期
10 李晓亮,肖霞,王爱玲;昆明地区医护人员实施普遍性防护原则及相关问题的调查[J];中国医院管理;2003年09期
11 顾奎兴;中医药在防治HIV/AIDS中大有作为[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3年03期
12 丛爱玲,赵可晓,李成建,蒋欣;艾滋病文献在我国期刊中的分布初步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年05期
13 陈湘,申东球,李峻岭,陈曦,易映群;1998~2001年湖南省怀化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1期
14 杨清,阿力拉曲,任宇祥,唐平,王琳琅,栾荣生,穆世惠,李佳圆,吉力日呷,罗小艳;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HIV/AIDS综合干预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年03期
15 ;HIV感染者和患者关怀支持模式[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年S1期
16 王桂香;开远市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预防控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4年01期
17 刘颖;李燕燕;王健;;HIV/AIDS患者依从性现状与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18 严延生,陈舸,郑兆双,翁育伟,郑健,颜苹苹,王惠榕,陈亮;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19 林矛,林鹏,李晖,曾常红,王晔,李艳;广东省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1期
20 吴宝生,王桂香,王文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云南省HIV/AIDS预防控制与关怀项目在开远的进展[J];卫生软科学;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国;李建立;;HIV/AIDS职业暴露综合处理31例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卞建江;邢红霞;;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刘佳举;;口腔医护人员血液性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的探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李雁凌;张占杰;宋晓璟;李太生;;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刘霓;;护理工作中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附2例分析[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天君;赵锋;;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7 容冰;;2006年职业暴露总结与分析[A];2007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坚;;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防护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9 张华平;黄雁;马自然;王琼波;;肿瘤专业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初析[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齐竹俊;;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A];河南省第十次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妮;深圳市HIV/AIDS疫情分布特征与预测模型比较[D];中南大学;2011年
2 钱源;与HIV-1感染相关的基因在中国20个民族群体中的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陶剑;预防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新型杀微生物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谢世平;爱康胶囊治疗HIV/AIDS脾肺虚弱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Sunday Jacob;在中国和尼日利亚通过模拟游戏抗艾滋病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彦春;HIV/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皮肤表现特点及与免疫状态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项凤梅;建立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刘建忠;“扶正抗艾方”治疗HIV/AIDS30例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9 屈伟月;广东省特殊人群血液和母乳中多溴联苯醚、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10 赵晋芳;山西省HIV/AIDS结核感染监测资料预测方法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晓兰;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现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2 陈文颖;HIV/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状况及药敏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袁琰琴;综合医院护士某些职业暴露及其干预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张敏;168例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分析[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田敏;皖北农村地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王莹;542例HIV/AIDS病例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7 张烜;介入放射职业暴露水平调查及其生物细胞遗传毒效应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张苗苗;广东省HIV/AIDS中医证候分析及药物疗效与HLA-B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刘婷婷;607例经采供血传播HIV/AIDS感染者中医证候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10 马素娜;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HIV/AIDS脾肺气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患者尿液的代谢组学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红;被“HIV职业暴露”煎熬的日子里[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高翔;我省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无一感染[N];湖北日报;2009年
3 默子;不全了解艾滋病 重视职业暴露[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张蕊 王若涛 张云;防“暴露”你该做什么[N];健康报;2004年
5 记者 詹肖冰;民警第一时间得到保护[N];人民公安报;2004年
6 记者 李亚杰 朱玉;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 目前没有一例感染[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居正 实习生 李芳;我省加强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N];云南政协报;2005年
8 余运西;护士应防范艾滋病职业暴露[N];健康报;2006年
9 吕晓红;强化民警职业暴露防护意识[N];人民公安报;2007年
10 记者 黎昌政;艾滋病防治专家呼吁减少职业暴露事件发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