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木通及其复方配伍对肾毒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摘要】:
“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作为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由欧美医学界提出,成为一些国家拒绝部分中药入岸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一些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害,这些药物是指有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简称AA)成分的广防己、关木通、青木香、龙胆泻肝丸、排石口服液等十几种中药和中成药。
近年国内对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引起的肾损害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深入研究马兜铃酸类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机制及对策,有助于临床上的安全用药。1993年Vanherweghen等报道比利时105名女患者因服用含有中药的减肥药(组成:芬氟拉明﹑安菲拉酮﹑波希鼠李皮﹑颠茄浸膏﹑乙唑胺﹑防己﹑厚朴officinal magnolia bark)1~3年后,有70位病人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肾移植或血透治疗。减肥药为中﹑西药混同药物﹐化学药与植物药共用,且芬氟拉明、安菲拉酮也有引起肾脏损害的作用,对此国外某些学者认为造成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致,并把该事件称谓“中草药肾病”。1999年7月﹐英国两例女性患者服用含有关木通的中药治疗湿疹2~4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相继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奥地利、埃及、菲律宾等国家以上述为由宣布禁止销售和使用这类中药。针对国外医生的用药情况,国内进行了有关方面的研究,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关木通(急毒15~60g·kg-1·d-1和慢毒1g·kg-1·d-1)及其成分马兜铃酸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关木通或马兜铃酸的肾毒性与剂量和用药时间呈正相关。
中医临床用药,是在辨证基础上,根据中药药性,按组方原则,以复方形式用于临床,而不是单味药或单一成分的应用。谴药组方总的原则是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并在规定的剂量下确定药物的剂量。这与国外报道的造成肾毒性用药方法是不同的。当然这也并不等于中药复方是无毒副作用的。按照中药药性理论至少可以说有毒药物
WP=6
在复方中应用要比单味药使用毒性低。为了确定中药复方是否真正地内含现代科学依据,设立该课题。我们选择2个含有关木通的复方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单味药进行了对比。确定相同剂量下,单独使用关木通与复方中的关木通其肾毒性是否有差异,其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并对其相关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中药复方配伍原则的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1 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
目的:观察单味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标记等方法,观察关木通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相关因素的影响。
方法:(1)关木通急性肾毒性实验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组和关木通(B组)组,其包括关低组(B1)、关中组(B2)、关高组(B3)三个剂量梯度。关木通急性肾毒性实验,根据《中药新药毒理学研究指南》关木通选用6g·kg-1·d-1、12g·kg-1·d-1、24g·kg-1·d-1三个剂量分别连续给药7天后,称重收集24h尿液;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血清和肾组织,进行肾功能测定和病理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FN)的表达及用原位末段标记检测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2)关木通慢性肾毒性实验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关木通组(B组)。关木通慢性肾毒性实验,根据《中国药典》法定剂量,采用1g·kg-1·d-1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三个月。在动物实验的第6w、12w、14w分别取8只大鼠,称重后收集24h尿液;后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血清和肾组织,检测指标和所用检测方法同关木通急毒部分。
结果:(1)关木通急毒实验结果 ①关木通各剂量组大鼠尿Glu、Upro、β2—MG及血BUN、S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肌酐清楚率(Cc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剂量增加而减低显著(P0.05或P0.01)。②关木通各剂 量组大鼠NAG、γ—GT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或P0.01)。③HE、PAS染色显示,关木通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随剂量的增加损伤加重,病变
WP=7
主要为于皮质区。关低组大鼠皮质区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较重(为颗粒性变性),肾小管结构不整齐,局部有散在炎细胞浸润。关中组大鼠皮质区?
|
|
|
|
1 |
金宽;关木通不再入药[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9期 |
2 |
伍健玲;关木通及一种伪关木通的鉴别[J];中国药房;1998年05期 |
3 |
马红梅,张伯礼;关木通肾毒害及其防治[J];中草药;2001年04期 |
4 |
刘斌,艾刚,岑小波,陈波,王莉,刘玉清;关木通两种提取液对V_(79)细胞DNA的损伤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3年01期 |
5 |
胡世林,张宏启,甘志杰;取消和取代关木通的商榷[J];世界科学技术;2003年03期 |
6 |
胡世林;张宏启;陈金泉;梅全喜;高玉桥;钟希文;吴惠妃;;关木通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6年03期 |
7 |
周娟娟;潘金火;;关木通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年05期 |
8 |
曹小帅;潘金火;;关木通减毒方法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年01期 |
9 |
张海波;关木通与木通的鉴别[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0 |
杨洗尘;佟义如;曹霞;;关木通药用部位的探讨[J];中药通报;1986年03期 |
11 |
蒋欣,蒋永培;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J];中国药房;2002年05期 |
12 |
杨蕾;李冀;肖洪彬;郭文峰;;导赤散中不同配伍对关木通致小鼠肾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5年06期 |
13 |
张金莲;张的凤;喻松仁;;关木通配伍减毒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4 |
张春杰;曹蕊;张春红;;正交实验优选关木通碱制工艺[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
15 |
吴维春,丁志国,刘绍富;关木通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1995年02期 |
16 |
王瑛,潘竞先,高建军,杜昆,贾忠建;中药关木通中的抗肿瘤成分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7 |
郭建国;关木通所致中草药肾病的研究浅析[J];陕西中医;2003年08期 |
18 |
何晶;关木通的肾损害[J];首都医药;2003年20期 |
19 |
王立,王亚平,同生志;超大量煎服关木通致肾功能衰竭1例[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9期 |
20 |
张岩,刘养清,赵慧辉;中药配伍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