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特点
【摘要】:目的: 系统地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两种不同的放疗方法,探讨应用IMRT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提升肿瘤剂量的可行性,并且评价应用5、7、9 个射野对IMRT 计划的影响。
方法:对2003 年8 月~2004 年10 月间30 例不能手术的Ⅰ~Ⅲ期NSCLC 患者进行回顾性的治疗计划研究,比较IMRT 和3D-CRT 两种方法的剂量学特点。患者经热塑胸部体模固定体位,平静呼吸下行CT 定位。病灶区3mm 层厚,病灶外5mm 层厚进行胸部CT 扫描,获取病灶及周围正常组织图像。应用美国CMS-Xio 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CT图像的数字化传输和三维重建。根据CT 断层图像所示,在计划系统内勾画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和邻近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从而确定靶区与周围危及器官的关系。将GTV 在三维方向上均匀扩大10mm~15mm定为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每个病例均设计两种放射治疗计划:一种是3D-CRT 计划,以实际患者治疗时的计划为参考,照射野的设计遵循将高剂量区集中到病变内并尽可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原则,选择GTV 几何中心或照射野的中心为治疗中心,进行6MV 的X 射线共
|
|
|
|
1 |
叶金辉;王向明;蔡悦成;练英妮;;GP方案同步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
2 |
范玉敏;翟福山;刘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
3 |
范玉敏;刘明;翟福山;;非小细胞肺癌的3D-CRT和IMRT剂量学特点[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2期 |
4 |
马金利,蒋国樑;全面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概念[J];中国肿瘤;2004年08期 |
5 |
曾自力;刘兵;;宫颈癌不同能量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比较[J];中国辐射卫生;2010年04期 |
6 |
周桂娥;付庆国;李文庄;吴建益;;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摆位技术(附33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8年06期 |
7 |
陈建江;丁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
8 |
孙宝泉;孙瑞玲;于志远;张杰;王玉华;白瑞敏;;神经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及近期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03期 |
9 |
洪梅;孙新臣;葛小林;曹远东;马珺;李益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年11期 |
10 |
谢秉煦;;小细胞肺癌时的组胺酶活性[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6年08期 |
11 |
江庆平;;比顺铂更有效、更易于耐受的碳铂(Carboplatin)[J];国外医学情报;1985年17期 |
12 |
郑玉琰,陈达庄,许宏乾,孙昆良,高岩;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87年01期 |
13 |
白振明;对并用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的探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1年01期 |
14 |
赵家美;廖美琳;徐扣凤;;MA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1993年04期 |
15 |
傅深,蒋国梁,王丽娟,钱浩,叶明,傅晓龙,赵森,何少琴,刘泰福;超分割放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临床Ⅲ期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4年04期 |
16 |
相洪琴;;突然戒烟可能是肺癌的征兆[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08期 |
17 |
刘树旗,孙树岚,张建军;250例非小细胞肺癌死亡病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18 |
陈玉蓉,廖美琳,赵家美,王慧敏,阎文晰;IVP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肿瘤;1996年S2期 |
19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20 |
张应潮,付彬玉,王谊,王华明,于晴,陈益;米托蒽醌、威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报告[J];肿瘤;1996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