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正常膝关节的运动学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膝关节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为改进和设计适合中国人运动学特点的膝关节假体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随机选取120 位(240 膝,男女各半)膝关节正常的中国成年人,年龄21~40 岁,平均30.6 岁,身高1.60~1.75m。受试者作膝关节从伸直位(-5°)到过屈膝(130°)的运动,选取11个屈曲角度,分别从受测肢体的内侧和外侧用X 线透视技术成像,获得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连续侧位X 线片,按照Iwaki 方法来测量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将股骨髁上前方的关节球面定义为伸展面(extension facet, EF),后方的关节球面定义为屈曲面(flexion facet, FF);两个球面的圆心分别定义为伸展面球心(extension facet center ,EFC)和屈曲面球心(flexion facet center ,FFC)。然后分别测量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时,后部胫骨皮质与股骨内、外侧髁后方关节面球心的间距。通过胫骨内外侧软骨下骨性标志中最突出的两个点引一条直线,再引第二条直线垂直于前者,并与后部的胫骨皮质正切。屈曲面球心FFC 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1,伸直面球心EFC到第二条直线的距离为d2,分别测量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时d1 和d2 的长度,d1、d2 长度变化的绝对值即为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所得数值用SAS 软件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不同性别、侧别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的运动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成人正常膝关节屈曲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运动范围:内侧髁(1.4±0.3)mm,外侧髁(15.9±4.7)mm。
结论:国人正常膝关节在过屈曲运动过程中,股骨外侧髁表现出显著的向后方向的运动(包含滚动和滑动),导致胫骨相对于股骨的轴向旋转。
|
|
|
|
1 |
肖春;李俊;梅世平;;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干骨折38例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9期 |
2 |
谭斌;周道政;孙健;;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08年05期 |
3 |
郭伯伟;辛小仙;董艳龙;;四肢长干骨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1期 |
4 |
严雪铭;福田俊;;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对后肢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09期 |
5 |
陈洪,甘晟光,王向义;男性下肢长骨的测量及其最大长推算[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6 |
梁桂婵;吴少平;杨颖梅;谭梅;陈金英;;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06期 |
7 |
马克;范晓宇;高山;马国强;胡四海;;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0期 |
8 |
毛树文,许爱民,于林立,吴文昊,任海沧;单边式外固定架加螺钉治疗股骨或胫骨严重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5年01期 |
9 |
陈百成;膝后十字韧带与后外侧角韧带结构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3期 |
10 |
胡侦明,戴克戎,朱汉民;卵巢切除对鼠骨密度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1 |
杨克敏,王宇飞,杨柯颖,李光全;股骨、胫骨带锁髓内钉手术操作中的困难及对策[J];西藏医药杂志;1999年S1期 |
12 |
王千祥,侯书文,祁朴珍,王树录,聂培真,谭瑞诚;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和股骨干多段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1995年03期 |
13 |
张焱
,郑昱新
,徐震球;股骨、胫骨和肱骨交锁髓内钉的基本原理[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1997年01期 |
14 |
张美超,张余,黄华扬,黄文华,赵卫东;股骨-胫骨复合体模型在人体体重冲击下的运动力学响应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
15 |
杨小祥,冷震;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和股骨骨折[J];伤残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16 |
陈艳霞,秦泗河,杨本涛;膝内外翻畸形的X线分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7期 |
17 |
杨玖生;王炳森;陈志让;;胫骨尤文氏肉瘤[J];上海医学;1989年05期 |
18 |
葛志斌!315010,张前法!315010,汤涛!315010,沈延东!315010;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多段骨折[J];宁波医学;2000年12期 |
19 |
蔡爱玲;股骨颈骨折1例的心理护理体会[J];菏泽医专学报;1995年04期 |
20 |
马洪顺,陆有,王晓晨;骨质疏松对骨生物力学性质影响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