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FN-γ、IL-10、TGF-β1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赵磊  
【摘要】: 目的: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具有调节细胞功能的多肽物质。有些细胞因子能够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不仅加重肝细胞炎症、坏死,而且可激活间质细胞,促进胶原与非胶原细胞外基质(LN, HA等)的合成、分泌与沉积,导致肝脏纤维化的形成,进一步形成肝硬化。因此细胞因子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肝硬化患者以及正常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各临床发展阶段IFN-γ、IL-10、TGF-β1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此来探讨IFN-γ、IL-10、TGF-β1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过程中与急性肝炎转为慢性以及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上应用细胞因子治疗慢性HBV感染以及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70例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西医肝病科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2~78岁(45.53±10.67岁);急性乙型肝炎(AHB)6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CHBⅠ)15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CHBⅡ)17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CHBⅢ)14例,肝硬化(LC)18例。另外选择1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34~63岁(44.17±8.38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上述所有受检对象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4ml,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四项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美国ACL全自动血凝功能检测仪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用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10、TGF-β1。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各组研究对象血清IFN-γ、IL-10、TGF-β1水平比较: IFN-γ血清水平除正常组与肝硬化组以及慢性乙肝轻度组和中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IL-10血清水平除慢性乙肝轻度组与中度组以及重度组与肝硬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TGF-β1血清水平除慢性乙肝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逐渐加重,IFN-γ血清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759,P0.01),而IL-10和TGF-β1血清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16, r=0.785,P0.01)。(2)正常组、急性乙肝组与慢性乙肝组患者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比较:急性乙肝组Th1/Th2比值要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慢性乙肝组(P0.01);慢性乙肝组Th1/Th2比值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3)各组研究对象血清肝纤四项水平、肝功能水平比较:肝纤四项水平除正常组与急性乙肝组以及急性乙肝组与轻度组PCⅢ水平、急性乙肝组与重度组CⅣ水平、正常组与轻度组以及急性乙肝组与重度组LN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肝功能水平除中度组与重度组ALT水平、急性乙肝组与中度组TBIL水平、正常组与急性乙肝组ALB水平、正常组与急性乙肝组及轻度组三者之间PT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4)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IFN-γ、IL-10、TGF-β1水平与肝纤四项、肝功能的关系:IFN-γ血清水平与TBIL、PCⅢ、CⅣ、HA和LN呈显著负相关(r=-0.704,r=-0.648,r=-0.744,r=-0.822,r=-0.592,P0.01),而与ALB和PT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47,r=0.693,P0.01);IL-10血清水平与TBIL、HA呈显著正相关(r=0.366,r=0.374, P0.01),而与ALB和PTA呈显著负相关(r=-0.655,r=-0.564, P0.01);TGF-β1血清水平与TBIL、PCⅢ、CⅣ、HA和LN呈显著正相关( r=0.701,r=0.649,r=0.552,r=0.642,r=0.521, P0.01),而与ALB和PTA呈显著负相关(r=-0.577,r=-0.607, P0.01)。(5)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HBV-DNA与IFN-γ、IL-10、TGF-β1水平以及肝纤四项的关系:IL-10、TGF-β1水平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且随HBV-DNA含量增高,IL-10、TGF-β1水平也逐渐增高;而IFN-γ则与之相反。肝纤四项血清水平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或P0.01)。(6)IFN-γ、IL-10、TGF-β1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IFN-γ与IL-10和TGF-β1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2,r=-0.628, P0.01);IL-10与TGF-β1呈显著正相关(0.370,P0.01)。 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FN-γ、IL-10、TGF-β1水平与肝脏损害、肝功能水平有相关性,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同时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三者含量的变化与HBV复制活跃程度、持续感染亦有关。因此,测定乙肝病毒及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在监测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发生发展、肝纤维化进展程度以及评价治疗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金国;蔺晓源;张文秀;张瑜;纪云西;刘杰民;;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FN-γ、IL-10、TGF-β1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5年04期
2 赵磊;刘殿武;王俊英;南月敏;戴二黑;;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0、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2年15期
3 王尊荣,宁金鹰,孙兆林;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乙酰胆碱特异性单个核细胞IFN-γ和TGF-β的变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丁协刚;李世文;郑新民;胡礼泉;;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前列腺液中IFN-γ、TGF-β_1的检测[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年11期
5 陈爱明;彭群新;钱伯源;吴昀;;IL-4、IFN-γ和TGF-β_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J];江苏医药;2008年03期
6 陈国钱;郑荣远;王新施;吴赛珍;陈艳艳;陈江帆;;咖啡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IFN-γ和TGF-β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王华巧;;IL-4、IFN-γ和TGF-β_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4年18期
8 吴以岭;许凤全;袁国强;魏聪;贾振华;;重肌灵片对ⅡA型重症肌无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水平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01期
9 郭邦明;漆松涛;黄广龙;潘军;颜小荣;;炎症相关因子IFN-α及TGF-β1在颅咽管瘤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年09期
10 王相华;李冬芹;代永霞;张金凤;史运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IFN-α、IL-10、TGF-β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0年02期
11 夏嘉;江丽红;苏晓;姚重华;夏菁;张晓峰;杨旭鸣;陈薇薇;唐华燕;徐俊;;中药组方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FN-γ、IL-4、TGF-β1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5年04期
12 刘祎;马跃美;孙涛;倪春生;刘艳荣;孙保存;;IFN-γ TGF-β在急性炎症-黑色素瘤模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实验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0年02期
13 刘美玲,彭景楩,孙泉红,杨颖,夏红飞;妊娠大鼠子宫和胎盘中TGF-β1的表达及IFNγ对其表达的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14 殷宗宝;王洪武;邓超;程亮亮;李英;李海军;陈栩栩;;甘利欣对肺纤维化大鼠的TGF-β_1,IFN-γ,IL-4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08期
15 林洁;戴元荣;赵初环;翁海霞;夏晓东;何剑波;;罗红霉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成肌纤维细胞、TGF-β_1和IFN-γ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年10期
16 吴容;王强;董巍;;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2、IFN-γ、IL-4与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1期
17 杨莉萍;何冬梅;李江滨;侯敢;;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IFN-γ、IL-4、IL-17、TGF-β1的检测[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8 陈锐;陈艳清;贾建;许瑶;张达秀;李婉葵;邵锦欢;;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TNF-α、TGF-β1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文;丁协刚;郑新民;胡礼泉;;IFN-γ、TGF-β1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L-4、IFN-γ、TGF-β和IL-17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A];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汇编[C];2015年
3 刘佳琦;胡大海;张战凤;官浩;折涛;张军;白晓智;;IFN-γ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翁红雷;Axel M.Gressner;Steven Dooley;;肝星状细胞IFN-γ信号传导途径及对TGF-β的抑制(摘要)[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翁红雷;Axel M.Crressner;Steven Dooley;;肝星状细胞IFN-γ信号传导途径及对TGF-β的抑制[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翁红雷;Axel M.Gressner;Steven Dooley;;肝星状细胞IFN-γ信号传导途径及对TGF-β的抑制[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江涛;刘家杰;卢春丽;谢贝;游佩涛;赵秉航;张强;李志强;;术后营养支持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水平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佳琦;周炯;李伟;李春明;蔡绥勍;满孝勇;郑敏;;VEGF、IFN-γ及TGF-β对硬皮病真皮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调控[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翁红雷;Axel M Gressner;Steven Dooley;;肝星状细胞中IFN-γ抑制TGF-β信号传导机理研究(英文)[A];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4年
10 芦桂青;程浩;吴金民;张在云;方向明;王琦;赵可佳;;尖锐湿疣病损组织粗提蛋白对IL-12和IFN-γ分泌的影响[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懿;MicroRNA-374c-5p调控TGF-β1诱导的宫颈癌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2 金玮;miR-15a/16靶向调控TGF-β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LNCaP细胞侵袭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陈磊;缬沙坦通过lncRNA CHRF调节TGF-β /smads和TGF-β/p38信号通路改善阿霉素性心力衰竭[D];郑州大学;2018年
4 张勇晶;TGF-β1通路基因多态性、环境暴露因素与结直肠癌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亦工;人TGF-βⅡ型受体胞外区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黄雪珊;联合药物预处理及TGF-β1转基因治疗对豚鼠—大鼠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7 孟筱坚;同种异体反应中产生IFN-γ细胞的研究及其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8 汪圣毅;腺病毒介导hIL-10基因转染联合IFN-γ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泽良;TGF-β信号系统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董玲;甘草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IFN-γ、IL-10、TGF-β1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2 刘莉琼;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与血清和脑脊液中IL-4、IL-10、TGF-β_1及IFN-γ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成孟瑜;TGF-β_1、IFN-γ对气道上皮细胞CTGF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裴紫燕;大鼠TGFβⅡ型受体胞外区与IFNγ融合蛋白表达及其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FN-γ、IL-4、TGF-β及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6 孙燕佩;四首补益剂对衰老模型小鼠IL-2、IFN-γ、TGF-β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吴燕燕;IFN-γ和TGF-β_1在高氧肺损伤中的机制和干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任晓荣;雷公藤内酯醇对EAE小鼠IFN-γ、IL-10和TGF-β1等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茹娜;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及粘连组织中TGF-β1、Smad3和IFN-γ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10 任明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FN-γ、TGF-β_1、VEGF的测定分析和微波治疗[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