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定量评价心脏瓣膜反流

刘昕  
【摘要】: 二维彩色多普勒显像是目前临床上定性与定量诊断瓣膜反流的主要方法,但二维切面彩色血流图像有时并不能真实地显示出反流束的空间形态且在二维切面上仅依据彩色反流束的长度、宽度、面积来对瓣膜的反流程度进行分级,其精确性较差,特别是对偏心性反流的评价。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联合应用,许多学者应用重建及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瓣膜反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证实了三维超声优于二维超声且与“金标准”的相关性较好。但现阶段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成像和计算测量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立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基础上的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Real-time tri-plane echocardiography,RT-3PE)可以实时的显示瓣膜反流束的立体形态并计算出瓣膜反流束的容积,为更准确的定量评估瓣膜反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研究应用RT-3PE定量评价瓣膜反流程度并与心血管造影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二尖瓣最大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maximal regurgitation jet area /left atrium area RJA/LAA);主动脉瓣返流束近端宽度/左室流出道的宽度(maximal regurgitation jet height/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height RJH/LVOTH)、血流汇聚法(color doppler flow convergence,FC),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实时三平面法,RT-3PE)分别定量评价心脏瓣膜返流,并与金标准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一种更简便,准确性更好的评价方法。 方法 自2005年7月-200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为单纯性二尖瓣反流的患者(男23例,女17例;偏心性反流12例,中心性反流28例),18例单纯性主动脉瓣反流的患者(男10例,女8例;偏心性反流6例,中心性反流12例)。年龄16-80岁,平均(49±7.8岁)。排除心内分流、心房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以上)、频发室性早搏和严重肺部疾患。采用GE Vivid7 Dimension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配有实时三平面成像软件,矩阵型相控阵扫描换能器,超声探头(4VC)频率为1.7~3.5MHz,帧频20帧/s。二维彩色多普勒面积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连接心电图,瞩患者平静呼吸,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在心尖四腔观及心尖五腔观调整仪器参数以能清晰显示瓣膜反流束为准,获取收缩期或舒张期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大反流束,分别描计反流束面积及同帧左房面积(RJA ;LAA)或测量主动脉瓣返流束近端宽度及左室流出道的宽度(,RJH;LVOTH)取三次测量平均值,以其比值对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的程度进行分级。血流汇聚法(FC):取标准心尖四腔观,彩色多普勒混叠速度为9-46cm/s,扫描深度16cm,于瓣口取样,扫描角度30°,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从反流口近端逐帧观察血流会聚区,从最佳半球会聚形态测量彩色翻转界面半径r,应用瞬时反流率公式并结合反流持续时间(Tr)求出RV=2πr2×Vn×Tr。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计算出反流分数(regurgitation fraction,RF), MVRF=RV/SV+RV;AVRF=RV/SV。取三次测量平均值并分级。RT-3PE:彩色多普勒条件同1,更换4VC探头,取标准心尖四腔观,清晰显示反流束的边界。仪器状态调到实时三平面状态。所需要研究的彩色反流束及左房、室可以同时在三个不同方位的图像上显示出来,在心电图的指引下停帧到舒张期。从瓣口勾画三束反流束的面积提取最大反流柱,计算机自动给出反流柱的形态及反流容量(regurgitation jet volume,RJV),在同一时期勾画左房、室面积计算机自动给出左房、室的形态及左房、室容积(left atrium volume; left ventricular volume,LAV;LVV),计算RJV/ LAV;RJV/LVV取三次测量平均值并分级。心血管造影:病人在24-48小时内做左室或升主动脉造影,以造影剂反流至左房或左室的密度(灰度)将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分为Ⅰ~Ⅳ级。 结果 1瓣膜反流束的RT-3PE三维形态显示58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实时三平面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反流18例,单纯二尖瓣反流40例。包括中心型反流40例(主动脉瓣反流12例,单纯二尖瓣反流28例),偏心性反流18例(主动脉瓣反流6例,单纯二尖瓣反流12例)。 2 RT-3PE,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及FC法与心血管造影方法定量评价瓣膜反流程度的比较 58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18例为偏心性反流,40例为中心性反流。与心血管造影相比RT-3PE对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程度Ⅰ、Ⅱ、Ⅲ、Ⅳ级的判断符合率分别为100%、73%、81%、82%(Kappa值0.79);FC法分别为80%、67%、70%、76%(Kappa值0.63);RJA/LAA及RJH/LVOTH法分别为80%、67%、63%、70%(Kappa值0.59) 3偏心性反流的RT-3PE显像与测量 与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比,RT-3PE可直观显示偏心型瓣膜反流束的空间方向与形态,并可准确计算其所占相应心腔的体积百分比。 RT-3PE,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及FC法与心血管造影方法定量评价偏心型瓣膜反流程度的比较:在18例偏心性反流中RT-3PE法低估4例,符合率为78%;FC法低估3例、高估3例,符合率为67%;RJA/LAA低估8例,符合率为56%。 4可重复性比较 随机选择10例瓣膜反流患者,两个观察者和同一观察者两次所测值之间的一致性分别为92%和93%。 结论 1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可以实时的显示瓣膜反流束的容积及空间形态,方法简单、易行。 2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心脏瓣膜返流,并与金标准心血管造影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其一致性较好,特别是对偏心性反流束的评估。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简便,准确性更好的评价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淑银;潘勇翔;;心肌病的超声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2 寇继红;古丽娜尔·阿塔吾拉;李梅;;80例卵圆孔未闭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3 李开文;;超声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报告[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谢宜旭;;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10期
5 修金;吴杰;王新华;黄震;金影;;右侧三房心1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黄志凌;毛李华;杨辉;陈锦鹏;;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7 任志亮;杨丽云;;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存活心肌的评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8 翟杏芬;;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9 王国荣;;超声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3期
10 郭锦军;;冠心病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特点[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1 赵婉容;;超声心动图观察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形态学变化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8期
12 章宽静;郭非;;冠脉造影术前超声测量主动脉内径对造影导管选择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5期
13 李洁;李霞;荆志敏;;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意义[J];中外医疗;2011年17期
14 余春华;余淑华;;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型钠尿肽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1年28期
15 段晓慧;;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0期
16 李爱国;;36例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1年03期
17 丛志斌;姜铁超;刘斌;郭红阳;赵一斌;孟鸽;李朝辉;;机械电延迟现象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发生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18 齐永乐;;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6期
19 李跃艳;罗如滢;;尼可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年27期
20 祝丽萍;陈有昌;;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及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金洪;张玉奇;高玲玲;郁怡;汪洁;陈树宝;;小儿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及诊断价值[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于兰;何锦霞;海力比努尔;;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作用[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白文娟;唐红;吴进;张尔永;;超声心动图系列监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许海侠;惠杰;杨向军;宋建平;;肌钙蛋白T及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房芳;李治安;裴金凤;杨娅;Kai-Chu Lau;孙琳;栾姝蓉;刘文旭;;十字交叉心超声心动图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正珍;王安利;王松涛;安楠;;61-65岁女性8周不同强度健步走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的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卜丽萍;潘翠珍;杨姗;林江;舒先红;杨英珍;凌至清;曾蒙苏;葛均波;;超声心动图与磁共振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高波;郭启勇;岳勇;侯阳;;MSCT、超声心动图与MRI评价左心功能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章芬美;;13例川崎病超声心动图小结[A];2007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刘盛;凌坚;张岩;韦云青;吕建华;祁晓鸥;曹程;;磁共振、超声心动图、核素及造影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向阳;高血压患者偶联因子6、脑钠肽1-76变化[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2 林静娜;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倪超;定量化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4 熊文峰;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李卫萍;彩色超声心动图对房/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预检指标和疗效评估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李明霞;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马继政;运动诱发心肌病猝死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8 黄国倩;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特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房重构与功能[D];复旦大学;2010年
9 付曼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复杂先天性单心室畸形的心功能评价以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朱娟;TOF解剖形态和心功能变化的MRI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定量评价心脏瓣膜反流[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2 王炎;超声心动图估测动脉导管未闭内径可靠性的评估[D];四川大学;2007年
3 师晓琴;下腔静脉过滤器对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钟华;定量门控心肌显像与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赵彩明;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中应用价值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6 张惠琴;综合超声诊断肺血栓栓塞症及疗效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刘志刚;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8 俞劲;28772例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项云;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10 刘彦英;超声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Tei指数[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桥;超声心动图有助于 CVHD 早期诊断[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杨锐;肺动脉高压误诊率高达九成[N];健康时报;2006年
3 衣晓峰;付然;哈医大二院以超声心动图鉴别心脏良恶性肿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耿世钊 北京安贞医院超声科;书法与长寿未必是因果关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闫丽新 程显声 荆志成;肺动脉高压能治吗[N];健康报;2006年
6 李君;专家教您学看化验单[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程怀孟;易漏诊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 蒋世良;先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处置[N];健康报;2007年
10 张淑爱;三种无创性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浅析[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