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髋臼前柱拉力螺钉术中植入时x线定位方法的研究

孙建亭  
【摘要】: 目的:对比两组C臂X线透视体位(髋臼闭孔斜位+骨盆出口位组和髋臼前柱切线位组)检测拉力螺钉穿出髋臼前柱的敏感性,探索一种经济简便而又精确的术中监测方法,提高髋臼前柱螺钉植入的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第一步:制备标本:使用10具甲醛防腐中国成年男性尸体标本,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所有标本均经肉眼及x光片确认无畸形、骨质疏松和其他异常。去除髋臼前柱周围软组织,仅保存骨性结构。 第二步:确定实验应用的各种C臂透视体位角度。 第三步:将标本去除双侧股骨,俯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在C臂X线透视辅助下钻入克氏针:调整透视角度及克氏针角度,见克氏针尖端位于前柱轴位影像中心,这说明进钉点选择正确。C臂X线髋臼前柱切线位透视,用电钻逐渐钻入克氏针,比较克氏针与髋臼前柱内、外、前侧表面的关系,见克氏针位于髋臼前柱中心时,则说明进钉方向及克氏针位置正确,否则应调整克氏针进入方向。 第四步:实验模型制备:在骨盆标本髋臼前柱上选取三点,标记三点为A、B、C,A点:髂耻隆起处即髋臼前壁最薄处,B点耻骨上支周径最小处,A、B点之间为C点。因髋臼前柱外侧面结构最复杂,分为近端部分-髋臼关节面,以及远端部分-耻骨上支部分分别投照,并在A、B、C三点之间确定D、E、F三点之间加钻三枚克氏针。然后使用电钻于每一点处钻入克氏针,垂直向内、外、前3个平面,穿出表面1mm。距骨皮质表面1mm剪掉克氏针。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克氏针穿出长度。 第五步:分组评判: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乙组行闭孔斜位+骨盆出口位。根据分组比较评判结果:邀请3名骨科主任医师为有经验组,3名入科2年左右住院医师为无经验组。2组医师分别对收集的实验资料进行评判,得出各组透视影像中克氏针穿出髋臼前柱表面的阳性率:根据透视影像判断克氏针穿出前柱表面为阳性,没有穿出为阴性。参与评判的2组名医务人员均不知克氏针实际位置。为了评价2组自身的评判结果一致性,4周以后让三名测量者2组评判者重新对所有收集的影像资料进行评判。计算每一种方法的敏感性。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对甲乙两组C臂X线透视体位检出克氏针是否穿出髋臼前柱表面的阳性率做配对X2(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甲组(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和乙组(骨盆出口位-闭孔斜位)监测克氏针穿出髋臼前柱三个平面表面的灵敏度。甲乙两组检查方法有经验组和无经验组的敏感性分别为:髋臼前柱内侧面:甲组100.0%,100.0%,乙组:71.7%,70.0%髋臼前柱前表面:甲组93.3%,95.0%,乙组:56.7%,53.3%髋臼前柱外侧面髋臼关节面部:甲组:86.7%,90.0%乙组:86.7%,40.0%髋臼前柱外侧面耻骨上支部分:甲组:80.0%,83.3%乙组:50.0%,51.7%经统计分析发现:(1)在监测克氏针穿出髋臼前柱表面的灵敏度C臂X线透视在监测髋臼前柱内侧面时,两组检查方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配对四格表X2检验),乙组的灵敏度比较差,说明“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组的灵敏度远远高于“闭孔斜位+骨盆出口位”组;②对于髋臼前柱外侧面耻骨上支部分时,乙组的灵敏度最差,即“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组灵敏度远远高于“闭孔斜位+骨盆出口位”组;③对于髋臼前柱前面螺钉穿出监测的灵敏度,甲组明显高于乙组,两组检查方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配对四格表X2检验)。 结论:“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组监测螺钉穿出髋臼前柱的灵敏度远远高于“髋臼闭孔斜位+骨盆出口位”组,术中C臂X线透视“髋臼前柱内侧面、前面、外侧面切线位”具有能够术中准确判定螺钉是否穿出髋臼前柱的优点,可作为术中监测髋臼前柱拉力螺钉的安全性的首选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先泉,张进禄,周东生;髋臼前柱骨折与前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骨伤;2005年02期
2 贺卫东,杨滔;髋臼前柱骨折合并股骨头后脱位一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3 王良基;李必文;唐卫东;谭文甫;;髋臼前柱置钉瞄准器的研究[J];医疗装备;2011年07期
4 毛宾尧;髋臼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1998年02期
5 王庆贤,张英泽,潘进社,李亚洲,刘向东,薛静;髋臼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年06期
6 孙俊英,唐天驷,洪天禄,董天华;经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1997年06期
7 孙韶华,徐荣明,马维虎,应江伟,俞怡辉,彭琳瑞;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4期
8 叶缉熙,杨淮海,贾良灿;髋臼柱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7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年03期
9 韩铭;髋臼前柱和前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例治疗体会[J];中医正骨;2000年04期
10 周敏,隋淑彦,姜鸿;髋臼横形骨折12例治疗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11 唐运鹏;李龙;李兵;吴康;;26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2 贾健,裴福兴;髋臼双柱骨折合并同侧浮肩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7期
13 杨洪武,王黎明,郑圣鼐,郑祖根;髋臼T形骨折内固定稳定性及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11期
14 丛长利;22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5 马全玉 ,郭龙 ,白晓军;髋臼骨折28例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16 贾世青;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11例[J];海南医学;2001年07期
17 李连欣,张进禄,周东生,毕万利,王永会;髋臼骨折的X线及CT诊断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7期
18 安志刚;李力更;陈杰;张瑞杰;;髋臼前柱骨折与闭孔斜位X线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12期
19 尹维刚;史增元;胡荫;刘振新;许海平;;经皮坐骨小切迹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年02期
20 杨虎林;髋臼骨折的一些新观念[J];中国骨伤;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罡;毕大卫;郑琦;王辉;陈亿民;魏威;廖胜辉;;经皮逆行髋臼前柱螺钉的应用解剖与临床[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明;徐荣明;校佰平;王国平;郑琦;;髋臼前柱髓内螺钉固定的解剖影像学研究及临床意义[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郑琦;廖胜辉;石仕元;费骏;魏成;汪翼凡;;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的最优化计算机辅助测量[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苏永宾;何建军;王宇春;徐国金;李金福;;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18例体会[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张春才;许硕贵;王家林;禹宝庆;侯铁胜;纪方;吴岳嵩;王继芳;梁雨田;李重茂;沈惠良;李斯明;王爱民;胡小鹏;;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广建;孟惠荣;;UHMWPE髋臼的有限元计算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7 陈学强;吴建国;苏佳灿;;基于形态特征的人体髋臼三维快速建模及其生物力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黄迪;雷宾;徐秀红;;髋臼旋转截骨术病人1例的护理[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苏佳灿;张春才;陈维华;王家林;禹宝庆;纪方;许硕贵;陈学强;吴建国;丁祖泉;;髋臼三维有限元分析及其生物力学意义[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马金忠;F.Benazzo;;带柄McMinn髋臼假体在髋臼翻修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啸波;髋臼后柱部位骨折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宋朝晖;髋臼骨折对髋关节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及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3 王庆贤;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及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杨洪武;髋臼T形骨折相关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吴浩波;经髋臼螺钉固定髋臼假体的改良钉道参数、力学价值、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穆卫东;计算机导航引导下骨盆和髋臼骨折微创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祁伟;发育性髋脱位髋臼病理三维CT、分型及手术疗效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8 苏佳灿;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记忆生物力学研究——骨盆、髋臼三维模型仿真、力学模拟与有限元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刘志新;三翼臼假体的相关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10 何荣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亭;髋臼前柱拉力螺钉术中植入时x线定位方法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舒莉;髋臼前柱螺钉内固定的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常希会;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D];宁波大学;2011年
4 李雅欣;经髋臼基底三联截骨术治疗青少年和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和三维改变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张聪林;计算机辅助下几何定位髋臼前柱骨道解剖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6 王良基;高精度机械式髋臼前柱置钉瞄准系统的虚拟样机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7 周宇;髋臼撞击综合征骨凸的组织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穆卫庐;CT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髋臼周围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志红;髋臼双柱骨折继发性匹配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10 布金鹏;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明霞;传统正骨高效又安全[N];科技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王敬霞;髋臼先天异常可致骨关节炎[N];保健时报;2005年
3 ;先天性髋脱臼早治无憾[N];保健时报;2004年
4 王永龙;春回大地暖民心[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胡志勇;孩子走“鸭步” 治疗要尽早[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骏;医学影像新技术[N];科技日报;2004年
7 刘万林;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8 王振岭;河北创新髋关节半脱位治疗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杨丽佳;提高骨盆骨折治愈率[N];健康报;2005年
10 陈茂樑 余宁宁;人工髋关节置换后两年磨损最严重[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