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刘际超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势之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街区延续着千百年来民族发展的文脉,它们是各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真实写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肌体的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真实载体,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同时作为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发挥着城市的重要职能,满足着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当前不少优秀的历史文化街区仍然面临着被破坏的威胁,保护观念的落后,保护实施过程的不严谨,造成了大量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性破坏。地区间的保护质量差异;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等一系列矛盾仍长期存在。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这些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科学有效地保护,处理好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完整的将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后世,这需要有科学的保护规划,严格的管理制度,积极的全民参与来实现。 本文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总结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的发展,探讨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历史街区在保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分析,探讨保护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内容进行论述: 第一章引言: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梳理国际上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国际宪章和决议、典型国家的历史保护情况,了解国外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回顾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从文物保护体系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介绍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主要介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其定义的发展和内涵丰富的过程,归纳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现状、问题;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总结保护中出现的主要矛盾。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规划:论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要保护的内容,包括外部环境,整体历史空间环境、人文环境;总结保护发展的原则,提出保护的措施。 第五章从基础资料调研、保护规划内容、保护规划的制定几个方面论述保护规划编制方法。 第六章案例分析:以张家口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研究具体保护规划编制时如何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评估,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发展利用的对策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荣彬;周克熙;;大理历史文化名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J];小城镇建设;2009年10期
2 张志斌;张琦;陶韬;;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维护与重塑[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8期
3 李永福;;浅谈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建设[J];民营科技;2011年02期
4 张志斌;;守望历史与社区重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的现实抉择[J];建筑与文化;2009年09期
5 王娟芬;;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思考[J];山西建筑;2010年15期
6 汤国华;广州下九路、第十甫路、北京路一段 沿街立面的整修效果[J];广东建筑装饰;2000年01期
7 郭沁;吕斌;;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对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05期
8 吴珂;;弘扬精神 内外兼修 激发活力——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9 郑晓华;沈洁;马菀艺;;基于GIS平台的历史建筑价值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南京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4期
10 张柏;何勰;曾宪文;竺钦军;骆锋;谭建华;;历史老街 古韵犹存——长沙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实施[J];中外建筑;2008年01期
11 霍丹;李茉;;大连春满街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规划设计[J];中外建筑;2009年01期
12 周阳;赵健彬;;关于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探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3 王晓龙;刘春凯;;西安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0年12期
14 顾小光;;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析——以南通寺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年36期
15 王赫;;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16 焦怡雪;刘涌涛;;寻求历史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融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改善的社区发展途径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7 ;对历史街区要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5期
18 李光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相关概念解析[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19 周伟;李政来;;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1年05期
20 张智敏;刘晖;梁励韵;;保护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南方建筑;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春燕;赵要伟;翟剑辉;;历史文化街区之“街道美学”初探——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范性与适应性研究——以扬州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沈文涛;李晓晓;;整合性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天津市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春雨;;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及保护研究——以欧洲两大城市及中国上海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汪萍;李文娟;;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贺广瑜;;历史文化街区所处区域的城市设计研究——以小西街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玮;何梅;熊贝妮;;武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施的适应性[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段进;李君;张麒;;改进评估方法 落实整治方式——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效性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鼎超;;历史文化街区抗震疏散救援通道规划方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崔利民;周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以新疆库车萨克萨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娟;基于环境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吴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研究工作体系的中日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刘敏;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6 鲁政;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历史城区整体保护策略分析[D];江南大学;2012年
7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罗瑜斌;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政伟;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剑宝;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苏;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刘际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穆焕伟;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策略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陶琳;哈尔滨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综合评价与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文州;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程建强;导向设计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王丹;承德市滦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段影;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情境策略[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刘中毅;关中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更新方法初探[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城市规划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景慧;保存遗产 传承文化 改善环境 造福居民[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江继兰 乔欣;从“名街”评选看活态文化遗产保护[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国家文物局局长 单霁翔;加快完善保护立法 科学设计保护制度[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马黎;关于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的建议[N];大理日报(汉);2011年
5 记者 徐世庆;省委宣传部领导莅漳调研历史文化街区[N];闽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江继兰 吕天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守护城市文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任宏胜;抢救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N];承德日报;2009年
8 谢辰生;保护也是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沈芸;捍卫城市的灵魂家园[N];常州日报;2009年
10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专家评审团副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景慧;正确把握“名街评选”标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