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凤高,陈佩度,刘大钧;普通小麦-簇毛麦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的C-分带鉴定[J];遗传学报;1992年06期 |
2 |
裴新梧;周文麟;倪建福;胡钺;刘忠祥;;采用缺体小麦×黑麦的F_0代幼胚培养选育异代换系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1991年07期 |
3 |
张宏,罗恒,吉万全,王长有,王秋英,任志龙,薛秀庄;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抗条锈病的遗传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3年01期 |
4 |
任根深;应用“缺体回交法”选育冬小麦异代换系[J];甘肃农业科技;1996年10期 |
5 |
王黎明,林小虎,赵逢涛,郑晓雯,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3期 |
6 |
武东亮,辛志勇,陈孝,徐惠君,马有志,张增艳;抗黄矮病普通小麦偃麦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的选育和鉴定[J];中国科学C辑;1999年01期 |
7 |
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刚;;小麦异代换系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
8 |
于洪涛;郭长虹;;杀配子染色体在小麦-黑麦异代换系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24期 |
9 |
杨天章,张改生,王明歧,叶绍文,余铁男;小麦VE161雄性不育异代换系的染色体分析[J];遗传学报;1988年04期 |
10 |
原亚萍,陈孝,肖世和,辛志勇,张增艳,林志珊,马有志,胡汉桥;应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及RFLP标记鉴定小麦中的大麦染色体[J];遗传学报;2000年12期 |
11 |
穆素梅,钟冠昌,李振声,李滨;利用缺体回交法选育小黑麦异代换系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6年01期 |
12 |
任永康;畅志坚;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温智坚;;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细胞学和SSR标记鉴定[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
13 |
刘四新;辛志勇;林志珊;;抗白粉病6R(6B)染色体异代换系的选育[J];遗传;1994年04期 |
14 |
孙善澄,袁文业,裴自友,张美荣,孙玉;小麦缺体转育及异代换系的筛选[J];山西农业科学;1995年02期 |
15 |
赵继新,陈新宏,王小利,武军,傅杰,何蓓如,孙晓娟;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12期 |
16 |
王黎明;李萍;王合坚;王洪刚;;早熟型小麦种质系山农0057的细胞学鉴定[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
17 |
徐霞,李振声,陈漱阳,傅杰;“缺体回交法”选育普通小麦—山羊草异代换系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2年01期 |
18 |
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
19 |
刘淑会;陈新宏;李璋;闫正禄;蔡振虎;;小麦-大麦异代换系的创制及鉴定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8期 |
20 |
张国宏,任根深;冬性自交结实缺体小麦选育及利用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