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铬对蛋用种母鸡生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以50周龄的海兰灰种母鸡为试验动物,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铬对蛋用种母鸡的生产性能、胰岛素浓度、脂类代谢以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并对其机理及种母鸡产蛋后期有机铬的适宜添加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选用576只体况良好、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的50周龄的海兰灰蛋用种母鸡进行试验,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4,0.8,1,2mg/kg铬含量的酵母铬,各组日粮符合NRC制定的营养需要标准。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①Ⅲ、Ⅳ、Ⅴ组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Ⅵ组(P<0.05)。Ⅰ、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Ⅴ各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②日粮中添加酵母铬对海兰灰种母鸡的平均蛋重、耗料量、料蛋比无显著影响。添加酵母铬第四周,第Ⅴ组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第六周试验结束时,除第Ⅵ组产蛋率与第一组差异不显著外,Ⅱ、Ⅲ、Ⅳ、Ⅴ随着铬水平的增加,产蛋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P<0.01),Ⅱ、Ⅲ、Ⅳ、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Ⅴ组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Ⅵ组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升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③添加酵母铬可以显著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至试验结束时,随着铬水平的提高,各处理组的种蛋合格率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除Ⅰ、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添加酵母铬对海兰灰种母鸡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影响。Ⅱ~Ⅴ组随着铬水平的增加,其孵化率依次升高,与Ⅰ组和Ⅵ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Ⅰ、Ⅵ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④添加酵母铬可使海兰灰种母鸡的死淘率下降,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0.4mg/kg组死淘率最低,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⑤日粮中添加酵母铬,对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组血清甘油三脂不同程度降低,除Ⅱ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降低,Ⅴ组与Ⅵ组与照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添加酵母铬后,Ⅲ、Ⅳ、Ⅴ、Ⅵ组血清HDL—C含量增加,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17%(P<0.05)、22.51%(P<0.01)、25.42%(P<0.01)、32.63%(P<0.01),Ⅱ组HDL—C略有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⑥海兰灰种母鸡日粮中添加酵母铬使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量随铬水平的增加比对照组提高,除Ⅵ组与Ⅰ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
酵母铬对蛋用种母鸡主产性能、脂类代谢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酵母铬使血清孕酮和雌激素的分泌量均有升
高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产蛋后期种母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酵母铬
有利于减缓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的降低,提高孵化率,有利于调节脂类代谢,提高
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量,其中以添加 ling/kg效果最好;0.4 mg/kg的酵母铬添加
量对降低死淘率效果最好。
|
|
|
|
1 |
张加力;王开;张春;王玉峰;何浩;王贵;;酵母铬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黄胆固醇含量、铬沉积规律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2 |
贾亚伟;董国忠;王芳;吴云霞;;甜菜碱和酵母铬对高温环境中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1年14期 |
3 |
代建国;党姗;金刚;钟志平;陆伟;王燕;;补铬对断奶仔猪代谢、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7年03期 |
4 |
聂红岩;孔波;亢守亭;;酵母铬对仔猪生产性能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8年11期 |
5 |
张建斌;郭敏增;;酵母铬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6 |
杨民红;张宏馨;李兰会;;酵母铬对种母鸡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饲料;2008年05期 |
7 |
张宏馨;杨宏莉;黄仁录;石俭省;王燕;孙淑敏;;酵母铬对种母鸡繁殖性能及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
8 |
李丽立,钟华宜,张彬;酵母铬对肉鸭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1年01期 |
9 |
张焕强;;空气人工离子化对蛋用种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河北畜牧兽医;1995年01期 |
10 |
王光富;何建;李立力;范明东;周建川;殷红涛;;L-肉碱和酵母铬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0年12期 |
11 |
Klavdiya Zlochevskaya;许怀让;;利用携带矮小型基因的蛋用品系种公鸡生产体重轻的肉用品系种母鸡[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2年02期 |
12 |
黄志坚,黄依明,林藩平;两种有机铬对母猪繁殖的效应试验[J];养猪;2001年04期 |
13 |
杜荣,秦健,王俊东,庞全海;酵母铬与L-肉碱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脂质代谢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4年06期 |
14 |
L.D.ANDREWS;L.K.STAMPS;A.W.COFFIELD;潘琦;;肉用种鸡在不同光照制度下的生产性能[J];家畜生态学报;1993年01期 |
15 |
安胜英;呙于明;王忠;张立斌;马守东;Bun Sidoeun;;氧化鱼油对父母代种母鸡的繁殖毒性及对子代肠道形态损伤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0年05期 |
16 |
梁学武,张龙涛,刘庆华,韩国林,陈新华,鲍若虹;热应激期奶牛日粮酵母铬的添加效应[J];动物营养学报;2005年03期 |
17 |
张建斌;车向荣;;半胱胺和酵母铬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0年23期 |
18 |
刘健;黄炎坤;谷来凤;马山才;;漯河麻鸡不同品系育成后期生产性能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年06期 |
19 |
李蕴玲;孙厚恩;李再东;宋明;;伊莎褐蛋鸡在新疆引种饲养的效果[J];中国家禽;1991年05期 |
20 |
邓国彬;酵母铬可提高种蛋鸭生产性能[J];中国饲料;2001年2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