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植根于现代经济的企业价值评估是资产评估中综合性最强,技术难度最高的业务之一,也是评估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价值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时间较晚,缺少现代经营理念的积累,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比较滞后。本文试图以理性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和分析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理论及其现实条件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评估方法,以期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体系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文章以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概念为起点,在对众多关于企业性质的学说和理论观点进行概括抽象的基础上,指出了整体性、持续经营和盈利性是企业的重要特征,依据企业的整体性运用系统方法阐明了企业的价值大于组成企业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据此提出了反映企业价值评估特点的有机组合增殖假设;依据盈利性的特点,强调了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应为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不是组建企业的成本;对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含义、特点的论述以及对相关概念的辨析表明了作者的个人观点和文章的基本定位,而从评估目的入手划分的以产权变动为目的的企业价值评估和以财务决策为目的的企业价值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的假设、评估核心共同决定了评估方法的选用。由于成本法所固有的局限性,无法评估出资产组配成具有获利能力的整体资产的创造性价值,因此注重企业获利能力的收益法已成为转轨时期中国评估业的现实选择,并进一步对收益法的起源、方法特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运用理性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收益法发展的新阶段——期权定价法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肯定了这一方法对国企实现“债转股”和评估高新技术企业潜在获利能力价值的重大意义,同时对此方法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不满足前提条件、评估结果的可接受性、及评估人员素质等方面说明了这一方法在资产评估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尤其不适用于产权变动为目的的企业价值评估,因而短期内不宜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推广。并最终形成了逐步淘汰成本法,推广使用收益法,培养期权法意识的结论.
|
|
|
|
1 |
徐泓,黄晓甦,李树新;企业价值评估与财务会计报告改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11期 |
2 |
赵海燕,李淑芝,田立娜;浅谈企业价值评估[J];黑龙江财会;2003年08期 |
3 |
陈涛涛;企业价值评估的整体性[J];投资北京;1995年07期 |
4 |
姚益龙,高筠燕;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的内涵及其综合评估体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
5 |
陈群,陈巧;EVA促进企业价值创造[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
6 |
罗颖;小议企业价值评估[J];时代财会;2003年09期 |
7 |
张华;试谈企业价值评估[J];山西财税;2003年04期 |
8 |
刘志宏;BLACK-SCHOLES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9 |
刘全洲,王莹;企业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0 |
李正伦;对企业价值评估思路的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1 |
王小荣,张俊瑞;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07期 |
12 |
唐海仕,徐琼;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J];北方经贸;2003年09期 |
13 |
郭洁;实物期权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
14 |
周叔敏;美国企业价值评估规范在我国的适用性[J];中国资产评估;2003年05期 |
15 |
蒋大富;梅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选择[J];财会月刊;2011年23期 |
16 |
宗义湘,陈宇,张润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年01期 |
17 |
吴庆,李军岩,邵青,刘小平;关于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4年12期 |
18 |
冯春丽;企业价值评估:从企业战略视角的理论探索[J];经济经纬;2005年01期 |
19 |
张润明,任远;以鞍钢为例探讨企业价值评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20 |
洪昌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