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冬枣实生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枣实生苗抗寒性研究

马庆华  
【摘要】:实生选种是枣育种的一种新的尝试,冬枣两年生实生苗在枝干、叶片、针刺、矿质营养和抗病性等性状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为选择优株提供了可能,通过进一步的生长观察,有望选出生长势强、外观优美,适于矮化密植,抗病、无刺、早果等类型。目前已在冬枣实生群体中发现12株极矮化类型和6株“柳叶”类型。 基于冷冻伤害对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用电导法测定不同冷冻处理温度下成龄枣树枝条,冬枣两、三年生实生苗和17个不同母本三年生枣实生苗的相对电导率,评价不同枣树枝条的抗寒性,以丰富枣树的抗寒理论,同时为抗寒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寻求枣树优良的抗寒母本和抗寒个体,服务于生产。主要结论如下: 1 不同长度的预处理时间对枝条的相对电导率产生影响,冷冻处理在7天之内进行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 2 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入冬初期(11月初)冬枣一次枝的拐点温度是-33.51℃,二次枝-31.72℃;临猗梨枣一次枝的拐点温度是-32.73℃,二次枝-31.14℃。萌芽前期(3月中)冬枣一次枝的拐点温度是-20.39℃;临猗梨枣一次枝的拐点温度是-19.28℃。 3 不同时期枣树枝条的抗寒性不同,表现为深冬(12月底)最强,其次是入冬初期(11月初)、以萌芽前期(3月中)最弱。 4 两年生冬枣实生苗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处理温度下电导率的相对变化在各级次的个体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这种连续性的正态分布表明实生后代的抗寒性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5 同一时期不同枣树枝条抗寒性存在差异,以三年生冬枣实生苗抗寒性最强,强于两年生冬枣实生苗,强于母本冬枣、父本临猗梨枣。18个不同母本实生苗群体的抗寒能力以三变色最强,依次为交城甜酸枣、婆婆枣、吾库扎克小枣、广洋大枣、绵枣、紫圆枣、遵义甜枣、尖枣、榆次团枣、清徐圆枣、垣曲枣、酥枣、黎城小枣、九月青、针葫芦、鸡心枣、冬枣。 6 在不同母本的实生群体中,出现若干抗寒单株(电导率的相对变化倍数较小),是以交城甜酸枣、吾库扎克小枣、婆婆枣、三变色、广洋大枣、绵枣为母本的实生后代,可望成为枣树抗寒育种的有益材料或抗寒新品种。 7 干粗、干木质部粗、干表皮与周皮比值与电导率的相对变化倍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周皮与干粗比值同电导率的相对变化倍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知网文化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