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氧化酶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盲肠肠道菌群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26周龄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的0、0.1%、0.2%、0.3%、0.4%的葡萄糖氧化酶。预饲期一周,试验期为6周,统计各组生产性能,计算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日均采食量和养分表观代谢率,并于试验结束时从各重复中随机取一只鸡采血、宰杀,测定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钙、磷、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血清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①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Ⅱ、Ⅲ、Ⅳ、Ⅴ组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01%(P0.05),12.34%(P0.05),16.06%(P0.01),13.79%(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降低了软破畸形蛋率,Ⅱ、Ⅲ、Ⅳ、Ⅴ组的破(软)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2.77%(P0.05),33.45%(P0.05),49.66%(P0.05),33.11%(P0.05);0.3%和0.4%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显著降低了死淘率,以0.3%和0.4%添加组效果最明显(P0.01);各试验组间平均蛋重、只日耗料量和只日产蛋量差异不显著(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均提高了经济效益,0.2%添加组获得最高经济效益(P0.05)。
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均可提高饲料中各养分的代谢率。Ⅱ、Ⅲ、Ⅳ、Ⅴ组与Ⅰ组相比,粗蛋白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提高15.25%(P0.05),28.40%(P0.01),23.32%(P0.01),26.10%(P0.01);钙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提高3.37%(P0.05),4.71%(P0.05),8.01%(P0.01),7.30%(P0.05);总磷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提高17.74%(P0.05),16.30%(P0.05),24.58%(P0.01),27.32%(P0.01)。
③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对改善鸡蛋品质有一定的作用。0.3%添加组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哈氏单位(P0.05);0.2%、0.3%和0.4%添加组显著提高了蛋比重,以0.3%添加组效果最明显(P0.05);0.2%、0.3%添加组显著降低了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以0.2%添加组效果最明显(P0.01);各试验组间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黄相对重、蛋白相对重和蛋壳相对重差异不显著(P0.05)。
④蛋鸡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以提高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的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能促进盲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繁殖(P0.01),其中以0.4%添加组的作用最明显。
⑤日粮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鸡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能明显提高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以0.4%添加组提高最明显(P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组能提高球蛋白、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提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
|
|
|
1 |
赵国先;张晓云;左晓磊;计成;马秋刚;;葡萄糖氧化酶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J];华北农学报;2009年S1期 |
2 |
毛秋霞,黄永芳,陈甜女,林斌;几种葡萄糖氧化酶部分性质的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3 |
张玲;高飞虎;邓敏;;葡萄糖氧化酶在茶叶保鲜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06年01期 |
4 |
张晓云;刘彦慈;陈秀如;;新型饲料添加剂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现状[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7年04期 |
5 |
袁道强,舒友琴,张荷丽;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并用于化学发光型的葡萄糖传感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
6 |
宋海彬;赵国先;李娜;马可为;;葡萄糖氧化酶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与畜牧;2008年07期 |
7 |
张剑;胡道宏;上官丽娟;杨振良;;葡萄糖氧化酶对面团及面条品质影响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年08期 |
8 |
Heider,G.H.
,黄克明
,Yacyhycn,A.M.;葡萄糖氧化酶镀铂网状玻碳液流电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9 |
高士争,汪玉松,崔仲才,王映强;蛋鸡输卵管碱性磷酸酶的提纯和性质[J];中国兽医学报;1990年03期 |
10 |
蒋彭忠;泰兴县蛋鸡综合配套高产技术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畜牧杂志;1993年01期 |
11 |
;海兰W-36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第29届蛋鸡比赛中夺魁[J];养禽与禽病防治;1993年06期 |
12 |
韩惠雯;蛋鸡从上笼到产蛋高峰期的饲喂技术[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4年06期 |
13 |
刘建明;农村户养蛋鸡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农牧产品开发;1995年11期 |
14 |
李爱远;一起霹雳对蛋鸡的应激与抢救[J];北京农业;1996年06期 |
15 |
牛敏,牛赛谨;蛋鸡腹水征的诊治[J];河北畜牧兽医;1996年04期 |
16 |
艾文森;节粮型蛋鸡新品种——银星[J];农村百事通;1996年05期 |
17 |
;蛋鸡不宜喂生骨粉[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7年05期 |
18 |
吴士平;科学喂水蛋鸡增产[J];中国禽业导刊;1997年12期 |
19 |
赵昌廷,盖世民;夏季蛋鸡难产致死的气象环境因素分析及对策[J];当代畜牧;1998年06期 |
20 |
邓长林,吴大荣;蛋鸡高产稳产原因探析[J];南京农专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