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葡萄产区硒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摘要】:
张宣葡萄驰名中外,以葡萄品质好、品种多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盛名。白牛奶葡萄早在明清两朝便是皇家贡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剥皮切片,素有“刀切牛奶不留汁”的赞誉,现已获国家地理标志名牌产品。龙眼葡萄酿制的白葡萄酒,多次在国内外品酒大会上获得荣誉。现在,葡萄产业在该地区已成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人民收入做出了贡献。
本研究是以张宣葡萄产区的地球化学元素硒、土壤理化性质、葡萄品质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调查取样、室内分析,MapGis、ArcGis软件制图、地统计Kriging差值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及分布规律,揭示硒元素与葡萄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1.在张宣葡萄产区不同土壤类型土壤中,壤质硅酸盐-氯化物盐化草甸土土壤中硒元素含量丰富,在0~20cm、20~40cm、40~60cm土层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24 mg/kg、0.19 mg/kg、0.16 mg/kg。
不同的母质单元土壤中,马兰组全新统坡洪积土壤母质中元素含量较丰富,硒元素在三个土层中的含量分别为:0.22 mg/kg、0.18 mg/kg、0.15 mg/kg。在水文地貌单元划分的土壤中,除少数元素以外,大部分研究元素在堆积地形-沙丘地形地貌单元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平均值均为最低。硒元素在三个土层中的含量分别为:0.08 mg/kg、0.06 mg/kg、0.06 mg/kg。
硒元素在各划分单元中的含量分布类型均呈中等变异类型和弱变异类型。在0~20cm、20~40cm、40~60cm土层土壤中,硒元素与氧化钙、三氧化二铁、磷、锌、氮、氧化镁、锰、铜、硼元素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2.通过对在研究区内葡萄种植园地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分析得出:怀涿产区土壤0~20cm、20~40cm、40~60cm土层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07 mg/kg、0.046 mg/kg、0.102 mg/kg;宣化产区土壤0~20cm、20~40cm、40~60cm土层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33 mg/kg、0.187 mg/kg、0.160 mg/kg。宣化葡萄产区土壤硒含量明显高于怀涿产区土壤硒含量水平。
张宣葡萄产区土壤大部分为少硒土壤。宣化产区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水平占到该产区土壤的80%以上;怀涿产区绝大部分土壤硒含量不充足,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水平的土壤面积仅占到该产区土壤面积的7.53%。
土壤中硒含量的分布呈现出表层土壤硒含量高于底层土壤硒含量的特征。三个土层土壤中,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硒元素的含量二者相关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pH与土壤硒元素含量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趋势;土壤粒径也对土壤硒含量有显著影响,土壤粒级越细越粘,土壤硒含量越高。
3.对土壤—葡萄果实系统中硒元素的分配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硒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顺序依次为:0~20cm土壤硒20~40cm土壤硒40~60cm土壤硒葡萄果实硒。
张宣地区葡萄果实中的硒含量介于0.001 mg/kg~0.037 mg/kg,远远低于国家规定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土壤硒含量与葡萄的四个品质指标单粒重、pH、总酸、Vc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关系最为密切的品质指标是pH、Vc,总酸和单粒重次之。在四个葡萄品种中,土壤全量硒与龙眼和赤霞珠两个酿酒葡萄品种品种的品质指标关系密切,与鲜食葡萄关系较少。
|
|
|
|
1 |
何华平
,龚林忠;南方葡萄产区品种发展的八大趋势[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2年08期 |
2 |
李志超;鄯善葡萄产区老墩更新经验[J];新疆农业科学;1963年09期 |
3 |
周丽娜;刘树庆;杨志新;徐淑伟;;张宣葡萄产区土壤硒含量与葡萄品质关系研究[J];土壤通报;2011年02期 |
4 |
张铁铮;刘树庆;杨志新;;张家口葡萄产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性及对葡萄品质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04期 |
5 |
修德仁,王世军,张平;加拿大奥柯那根葡萄区域化[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年03期 |
6 |
李华;游杰;火兴三;王耀祺;;近45年霜冻指标变化对我国酿酒葡萄产区的影响[J];酿酒科技;2007年07期 |
7 |
李华;王华;游杰;火兴三;王耀祺;;近45年霜冻指标变化对我国酿酒葡萄产区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7年15期 |
8 |
潘瑞;刘树庆;宁国辉;杨志新;;土壤质地定名法及吸湿水与土壤粒级含量关系的研究[J];北方园艺;2010年16期 |
9 |
何华平,龚林忠;湖北葡萄生产的发展方向[J];农家顾问;2002年11期 |
10 |
李志超;吐鲁番葡萄基地在建设中前进[J];新疆农业科技;1985年01期 |
11 |
李丽秀
,王文生;教授级讲学团直通车抵辽宁、山东、河南葡萄产区[J];保鲜与加工;2003年05期 |
12 |
徐德源,王健,任水莲,喻树龙,郭擎宇;新疆葡萄产品的优势及其生态气候条件评价[J];新疆气象;2004年01期 |
13 |
皮里东,木拉提;伊犁种植鲜食、酿酒葡萄气候适宜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5年S1期 |
14 |
杨振伟;河北省酿酒葡萄产地概述[J];河北果树;1998年03期 |
15 |
周荣光,修德仁,张开春,许桂兰,叶金伟;我国北方鲜食葡萄栽培区域的划分(黄河故道及环渤海湾片)[J];天津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
16 |
尹克林;葡萄品种分类及命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0年04期 |
17 |
潘志勇,翟衡,左方梅,史启照;山东葡萄产区主要病毒病发生危害调查[J];植物保护;2002年06期 |
18 |
王发明;我国鲜食葡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北园艺;2003年08期 |
19 |
魏蒙关;从我国葡萄现状谈河南省葡萄发展方向[J];河南农业;2004年08期 |
20 |
严大义;谈谈葡萄品种更新换代问题[J];新农业;1993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