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陈建伟  
【摘要】: 科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应对市场竞争,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动力。要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一方面依赖于科技投入,另一方面取决于创新效率。与投入相比,创新效率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也更大,而且效率是农业科技投入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是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良性运行机制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决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本论文按照“发现问题—理论解析—构建模型—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以创新理论和效率理论为基础,采用要素、结构、环境共同决定系统功能的方法论体系,借助计量经济、数学规划、文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具体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一是厘清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概念。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本质是衡量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关系,而投入与产出关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实际层面,即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实际有效产出与投入之比,本论文称之为实际效率;一个是可能层面,即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生产前沿面估计基础上的投入、产出关系,本论文称之为前沿效率。前者,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有效产出的实际状况;后者,则可以反映研究对象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最大有效产出的可能状况。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包括上述两个层面。 二是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利用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1990~2006年间的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实际效率呈波动变化特点,农业科技人员的实际效率呈稳步提高趋势,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际效率整体上也呈逐步提高趋势,农业科技创新前沿效率呈波动提高趋势。但是,2002年以后,不论是实际效率,还是前沿效率,都呈现提高趋势。 三是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990~2007年,在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主体层次上,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的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整体上都呈增加态势,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研究与开发机构占绝对优势转变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和企业不相上下的格局;在农林牧渔业层次上,行业间结构变化较小,仍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渔业科技活动经费配置结构与其对农业GDP的贡献存在偏差,但是,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测算分析结果却表明,农业科技经费向林牧渔业配置并不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在农业产中产后层面上,全社会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并没有表现出“轻产后、重产中”的特点,而政府资金却表现出“轻产后、重产中”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机构、资金、人员等系统配置过程,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需要从整体上系统设计。 四是从供、需两个角度对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供给制度和难以形成有效技术需求的需求制度安排,造成了科技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节,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以职能重组为核心建立面向产业的科技供给制度和以产权组合创新为核心重塑农业规模经营组织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提高创新效率的制度创新路径。 五是分析了科技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科技政策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集聚、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等方式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和行为效率。我国国家层面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政策已经到位。但是,在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政府职能部门不协调、执行力度弱、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农业企业实际享受到的科技政策优惠十分有限。因此,完善科技政策形成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发挥政策作用的主要路径。 总之,本论文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和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实证性地回答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变化,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微观结构、关键制度安排及科技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措施。本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一是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视角,系统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问题。二是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测算模型,测算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率和前沿效率。三是从供、需两个角度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制度创新路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我市全面启动技术创新示范行动强力推进科技创新[J];泸州科技;2011年02期
2 宋桥生;娄光新;姚传武;李宝喜;;对农业科技创新本质特征的分析与认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3 胡扬名;李燕凌;;农业科技条件管理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4 旷宗仁;高晓巍;胥译心;左停;;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东南学术;2011年03期
5 王勇;;农村科技信息化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2期
6 韩贵清;;工程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发展工程农业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8期
7 朱中甫;刘志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8 张桃林;;加快科技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J];求是;2011年18期
9 韦志扬;陆宇明;韦昌联;覃泽林;于平福;杨景峰;;广西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构想[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4期
10 ;以现代服务业引领为核心推动农科城建设[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11 张鸿;何希德;彭建华;郑林用;张熙;;基于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12 项雪峰;;阿克苏地区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13 林杨;;山东财政187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J];农业知识;2011年20期
14 ;泡菜产业技术新成果推介——2011年泡菜产业科技成果暨需求对接洽谈会专题[J];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15 陆艳;;广西农业科技创新成效与创新平台建设思路[J];南方农业学报;2011年07期
16 王圣媛;李珍;香玉;;何晶:种子产业发展需制定新品种保护法[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17 本刊记者;;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J];群众;2011年09期
18 文小才;;河南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9 王慧娟;;加快构建辽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20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惠民[J];科技传播;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宇;;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录瑞;张超;高鸿烈;张水绒;;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实践[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徐华;;浅谈农村小学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实践研究[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4 汝绪伟;李星洲;彭利民;朱运海;孙灵文;张雷;王京卫;于焕菊;樊辉;武红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5 马俊涛;;重视人才资源在榆林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陈效庚;薛振忠;贺建民;师学谦;;把示范场办成农业科技创新的展示窗口[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7 亢欢虎;袁宝凤;;凤翔县农业科技创新调查[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陆海波;;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支持以色列农业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张伟光;丁中文;;浅议农业科技创新与道德建设[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10 胡金荣;;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现代化[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暨第21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纪绍勤;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5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6 苏小姗;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石泓;中国公共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杨学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徐秀丽;面向穷人的农业科技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郑会军;湖北省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永晔;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3 马波;武汉市农业科研专项资金投入问题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姚闯;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5 严四容;福建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6 欧阳玉蕾;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光庆;泰安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瑢;湖北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覃肖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本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晨林;安徽省惠农政策农户满意度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毕建仁;威海完善四大体系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N];科技日报;2008年
2 刘昌杰 中共菏泽市委党校;努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N];菏泽日报;2008年
3 刘绪磊;“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N];农资导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梅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N];农民日报;2009年
5 采访人 王柏涛 本报记者 于宁 解读人 省农科院有关负责人;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团队[N];吉林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昌友 通讯员 王红;科技部门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能力[N];玉溪日报;2009年
7 张建英 博州科技局;关于加强我州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N];博尔塔拉报;2009年
8 记者 李昌友;我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N];玉溪日报;2009年
9 孙乐 记者 南卫东;子长县启动7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N];延安日报;2009年
10 喻林宏赵铭 记者 李涛;“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召开[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