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
【摘要】:
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是岩体水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系统综述了裂隙岩体渗流-温度耦合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裂隙岩体三种渗流模型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模型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温度耦合作用研究及工程应用,指出基于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渗流-温度耦合分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以岩体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研究为核心,主要进行了下述工作:
(1)总结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适用于稀疏裂隙岩体的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模型,并指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2)对岩体裂隙网络生成和裂隙网络渗流进行研究;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裂隙网络模拟;应用离散裂隙网络渗流程序进行渗流分析。
(3)通过对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温度场的分析,建立基于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的裂隙水流温度场和岩块温度场控制方程、变分方程、离散方程;分析温度场的定解条件及裂隙水流温度场与岩块温度场在耦合边界上的相互作用,提出两个温度场的耦合计算步骤和程序设计。
(4)进行单裂隙水流作用下岩体稳定温度场分析,单裂隙水流稳定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单裂隙岩体-水流传热分析;应用FEPG软件对裂隙岩体二维稳定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
(5)提出岩体离散裂隙网络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的基本假定,对温度场和渗流场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建立渗流场和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渗流场数值求解采用离散裂隙网络法,温度场数值求解采用有限单元法,提出耦合数值分析的计算步骤及耦合程序设计。
(6)通过具体算例进行裂隙网络非连续介质的渗流场分析、温度场分析及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
|
|
|
|
1 |
李德生;荆建平;孟光;;汽机阀壳瞬态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分析[J];汽轮机技术;2008年01期 |
2 |
袁建伟;陆文林;张伟;吴太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温度观测与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0年01期 |
3 |
董健,李列兵,韩魁;活塞热负荷三维子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1993年02期 |
4 |
刘祖岩;许玮;王尔德;;AZ31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场挤压中的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10期 |
5 |
李晓军;辛全才;;基于ANSYS的高拱坝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01期 |
6 |
陈国金;殷小亮;龚友平;尹淩鹏;;离合器摩擦片的热-应力耦合分析[J];机电工程;2008年12期 |
7 |
袁鹏;高晟耀;;对置式凸轮发动机活塞热分析[J];鱼雷技术;2009年02期 |
8 |
王海青;张燎军;穆春燕;;路径映射在温度场及应力场耦合分析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9 |
王虎奇;卢海燕;何海钊;;柴油发动机排气尾管的热应力分析与设计改进[J];煤矿机械;2011年01期 |
10 |
胡友安;李晓东;陈图钧;;涡壳温度场和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强度;2007年01期 |
11 |
崔皓东;朱岳明;;蓄水初期的坝体非稳定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2009年02期 |
12 |
王德华;夏茂辉;陈瑜;苟鹏东;;无网格伽辽金-有限元耦合方法在温度场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3 |
李俊卿;马少丽;李和明;;汽轮发电机不同负荷时电磁场的分析与计算[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4 |
何伟;董海军;;考虑温度场影响的柔轮应力有限元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7期 |
15 |
李涛;张洵安;高娃;;基于ANSYS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12期 |
16 |
冯立岩,高希彦,夏惠民,许锋,孙秀峰;6E160柴油机活塞组有限元三维耦合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17 |
田英辉,于建农,闫澍旺,孙万禾;港口工程建筑物的温度场分析[J];港工技术;2003年03期 |
18 |
李炯,杨世文,张翼,苏铁熊;汽油机活塞组三维有限元耦合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9 |
牛颖;沈媛媛;兰铁军;;HDBS-63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热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年07期 |
20 |
王如宾;柴军瑞;陈兴周;丁红瑞;张超;;单裂隙水流稳定温度场理论分析[J];人民黄河;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