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园岭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摘要】:江西省安远县园岭寨铝矿区地处南武夷西坡,成矿条件优越,区域上以世界钨都而闻名。近年来,在该区域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或独立的钼矿床,储量巨大,但是,以往对该区域钼矿床的研究资料甚少,在成矿模式上,仍习惯以铜及钨的成矿模式来解释钼矿床,实则以钼为主(或独立)的多金属矿床仍有它本身的独特性。本次工作重点是对园岭寨铝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重点总结园岭寨钼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成岩时限、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化斑岩的源区性质、成岩动力学背景,确定了铝矿床成因类型,建立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初步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一、园岭寨钼矿床属于斑岩型钼矿,与铝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是燕山期中侏罗世的花岗斑岩,岩体呈北西方向脉状展布,长1000米,宽200米,斑岩体是主要的赋矿空间,辉钼矿在斑岩体内主要以网脉状、细脉状、浸染状等形式赋存,矿化带面积大于岩体的面积,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分带性明显。
二、岩石化学表明:园岭寨斑岩为壳幔型(I-S过渡型)花岗斑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岩石类型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硅、富碱、富钾、钾钠、缺钙等特点,其稀土元素总量低200×10-6,具有右倾型稀土分配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内部分异不明显,具有σEu负异常和微弱σCe负异常,成矿岩体富集W、Sn、Mo、Bi、Cu、Pb等成矿元素,亏损Ti、Nb、Ce、Zr、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U、Pb、P、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Mo矿化与强钾化、中等硅化密切相关。
三、通过矿区侵入岩体锆石U-Pb同位素体系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体系精确定年,确定了园岭寨矿区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62.8Ma,成矿年龄为161.1±3.9Ma,成岩成矿时期均为中晚侏罗世,比较与同时代的钼矿略有提前。在动力学背景上华南地区该时期发生了主应力场转换的重大事件。
四、氢氧-硫-铝及铼锇同位素研究表明:确定该区钼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园岭寨斑岩体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以壳源为主,但存在地幔物质的混染。
提出了园岭寨钼矿床的成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