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分析
【摘要】:陕西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活动十分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且以滑坡最为发育。
本论文通过大量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秦巴山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以陕西秦巴山区的基础地质为研究背景,结合区域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地质灾害孕灾环境的特征,总结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特征。再次以南秦岭紫阳地区为例,详细分析区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最后通过对洪山镇附近典型滑坡的具体研究,查明滑坡区主要岩性组合,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探讨其形成的动力学特征,进一步分析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对滑坡发生的控制作用。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1)秦巴山区独特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演化历史营造着特殊的孕灾环境,其地质灾害的分布具不同的时空规律和群发性、链生性等特征。
(2)南秦岭紫阳地区不同的岩性条件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程度也不尽相同。
(3)紫阳地区地质构造控制着灾害的分布,具地域分异性、带状分布等,且表现在具体的控制方式上。
(4)通过对洪山镇附近向家滑坡、石狮村滑坡的详细调查,进行野外实测剖面、室内岩矿鉴定、赤平投影、岩组分析等,得出地层岩性和不同的构造特征对滑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