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为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近年来人们迫切要求研制具有类人思维的智能机器人。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以其高度的独立感知、独立决策和独立控制能力,成为研究智能机器人的良好平台。
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拥有视觉、通讯、决策和底层控制等四个系统,其中决策系统是赋予机器人人工智能的核心系统,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工作。
首先,本文根据RoboCup中型组比赛特点,提出一种面向中型组比赛的决策模型,并将此模型作为搭建决策系统的推理基础。该模型将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决策过程分为由场外教练机完成的群体决策和由机器人自己完成的自主决策,其中群体决策主要任务是态势评估、阵型确定和角色分配,自主决策层主要完成行为选择、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等任务。
其次,选择了八种能够较为客观反映比赛态势的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比赛态势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和场上有效机器人的数量确定阵型,最后再次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估场上机器人的进攻或防守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一个机器人分配角色。针对这种群体决策方法,本文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再次,根据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和RoboCup中型组比赛特点,设计了RoboCup中型组机器人的一些基本行为动作和复杂行为动作,然后利用决策树方法,设计了机器人行为选择策略。
最后,提出一种基于Bezier曲线的最优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利用Bezier曲线描述机器人路径,并且在考虑机器人的极限速度、加速度以及障碍物等因素的基础上,寻求机器人的最短路径,最后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了仿真验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
|
|
|
1 |
郭叶军,熊蓉,吴铁军;RoboCup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开发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9期 |
2 |
潘凌寒,楚威,程显毅;基于角色的RoboCup足球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6期 |
3 |
徐勇明,张培仁,王康正,郑旭东;四轮F180型足球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5年02期 |
4 |
舒文杰,耿丽娜,郑志强;RoboCup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10期 |
5 |
张胜利,谢培军;RoboCup机器人足球仿真比赛开发设计流程[J];信息技术;2003年12期 |
6 |
王海玉,王磊,孙增圻;RoboCup小型组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J];微特电机;2004年06期 |
7 |
姚望舒,沈建强,李宁,陈兆乾;BP神经网络容噪性分析及其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4期 |
8 |
杨佩,赵志宏,陈兆乾;NDSocTeam仿真机器人足球队的设计和实现[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9 |
王昌达,程显毅,赵曦滨;基于Agent的RoboCup数学建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10期 |
10 |
李静,骆斌,陈兆乾,陈世福;RoboCup中基于效果操作的动态行为规划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1 |
咸鹤群;孟庆春;殷波;张继军;李占宾;;多Agent系统中的潜在角色值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
12 |
赵曦滨,赵志峰,程显毅;RoboCup中基于动态目标驱动的抢断策略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2期 |
13 |
潘凌寒,程显毅,殷秀莲;机器人足球策略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4 |
刘亮;李龙澍;;基于势能场模型的RoboCup进攻策略[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2期 |
15 |
孙海梦;李咏梅;;RoboCup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守门策略[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10期 |
16 |
刘忠亮;王旭辉;白振兴;;基于L-M BP算法对RoboCup仿真训练工具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8期 |
17 |
仵博,吴敏,刘兴东,聂哲;Multi-Agent层次协作模型及其在RoboCup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07期 |
18 |
陈康民;杨姗姗;;一个直观的实时调度算法测试平台[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
19 |
张辉;蔡向东;海丹;朱登科;钱少科;李迅;郑志强;;NuBot救援机器人整体设计[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0年04期 |
20 |
仵博,吴敏,曹卫华;一种基于行为的Multi-Agent决策算法及其在RoboCup中的应用[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