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研究

卢永贵  
【摘要】: 本文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了多水平实验方案,研究了四级粗集料(19.00~4.75mm) 用量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低温弯曲梁流变仪 (BBR)对沥青玛蹄脂胶泥的高、低温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VCA的变化规律,探 讨了沥青玛蹄脂胶泥的性能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级配组成 进行了讨论。为了获取较准确的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对集料有效密度测量方法进行了探索。 在做了大量对比试验的前提下,指出了现行SMA混合料设计方法的骨架标准所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建议。 不同的成型方式,所得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结果是不同的。马歇尔试验方法在模拟沥青 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情况方面存在缺陷,而美国工程团的旋转试验机(GTM)的成型方式能准 确模拟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路用状况。本文全面对比了两种成型方式设计的SMA混合料的体 积特性和路用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用GTM方法设计成型的SMA混合料具有较为优良的 路用性能。本文在较大范围内对比试验了粗、细集料用量,矿粉用量,沥青含量等因素对SMA 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和路用性能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MA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 本文还提出了一套能模拟GTM成型方式的SMA混合料配比组成计算设计方法,并可 应用于工程实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英华英,徐凤国;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施工工艺[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周志华;;沥青玛蹄酯碎石混合料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1年05期
3 由良军;;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配比设计和施工控制[J];北方交通;2008年07期
4 徐文远,刘红军;浅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对材料的要求[J];森林工程;2000年04期
5 郝培文,冷廷;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发展与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1999年01期
6 周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科技;2005年05期
7 陈四来,全凯,颜峰,钟国林;SMA罩面技术探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年11期
8 李鑫业;SMA路面施工与监理[J];广东建材;2005年01期
9 王建;高秀芝;;沥青玛蹄脂路面配合比设计方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9年09期
10 张婧娜,孙立军,李树言;SMA混合料评述[J];石油沥青;1999年01期
11 谢宜宏;纤维对沥青玛蹄脂性能的影响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12 冯师蓉;胡霞光;刘玉;;基于Burgers模型的沥青玛蹄脂DEM数值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1期
13 张应波;冶勒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基座接头试验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03年04期
14 吴聚巧;;有效控制沥青玛蹄脂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J];路基工程;2009年05期
15 宋建国;;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路面材料选择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16 龙海;;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08期
17 付玉民!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郝晓冬!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王昕晖;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简介[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0年05期
18 骆石平;SMA在107国道深圳宝城段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上海公路;2001年02期
19 王娜;申爱琴;;SMA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玛蹄脂的性能[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0 张淑文;LSMA-16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J];辽宁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彦召;杨红芬;;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施工问题及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2 田莉;闫振林;胡霞光;;沥青玛蹄脂虚拟试验及DSR室内试验校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哲人;郭祖辛;邴文山;韩传岱;;冰冻潮湿路段采用多孔板体路面结构层的研究[A];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4 卢永贵;赵可;;沥青玛脂性能试验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5 滕金龙;于炳炎;;高等级公路SMA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6 熊国萍;许志鸿;孙兆辉;杜二鹏;胡尚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7 郑南翔;吴传海;;高性能二灰碎石混合料(HPLFA)集料级配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建永;周卫峰;赵可;;振动法与静压法优化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对比研究及应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下册[C];2005年
9 周翔;赵德慧;吕钢锋;吴美发;黄彭;;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体积指标研究[A];浙江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占华成;廖志强;贾晓非;曾东武;;张河湾沥青混凝土防渗面板封闭层施工[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永贵;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2 田莉;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虚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明杰;水泥稳定碎石振动试验方法研究及应用[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金勇;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在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郭玉民;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面(SMA)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何荣裕;SMA的路用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冯卫东;收费广场应用SBS改性沥青SMA路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超;西安地铁地裂缝隧道新型防渗技术的模型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何慧斌;大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03年
7 闫亚鹏;寒冷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改善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冯师蓉;沥青玛蹄脂粘弹性特性的DSR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谭诗亮;沥青玛蹄脂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滕旭秋;二灰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晖;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基层的质量控制[N];晋中日报;2010年
2 肖争;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浅谈[N];经理日报;2010年
3 本报“深天健”记者站;SMA沥青路面工程[N];广东建设报;2000年
4 周文新 王绍元;新一代沥青路面混合料研制成功[N];中国交通报;2000年
5 通讯员 倪作霖;中铁十九局集团三公司改进工艺创效超亿元[N];人民铁道;2010年
6 记者 徐朝晖 通讯员 徐慧;兰贺线婺城段打造低碳公路[N];金华日报;2010年
7 李闯民;给钢桥穿上“新装”[N];中国交通报;2003年
8 董恒白秋薇;福银高速公路永寿至长武段通车[N];中国交通报;2008年
9 张娜;改性乳化沥青新技术问世[N];中华建筑报;2004年
10 山西省公路局吕梁分局 吕梁宇星公路勘察设计院 刘琦兵;分析与研究振动法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N];山西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