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合硫酸铁制备及处理含油废水工艺研究

孟燕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地下水资源日显紧缺,污水资源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用作净水剂和水处理剂,是满足国家水质标准的首选处理用药剂。聚合硫酸铁有液体和固体两种状态。聚合硫酸铁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各种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及脱泥水的处理。 本文结合西安大金庆安压缩机有限公司含油废水的处理开展实验研究。首先,用废铁屑、稀硫酸和空气进行聚合硫酸铁制备的正交试验设计并按设计进行了实验;然后用CaCl_2和所制得的PFS采用混凝法处理工业乳化液含油废水;最后经煤渣、活性炭吸附用混合法处理后的工业乳化液含油废水。使此工业含油废水含油量及COD_(Cr)含量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油水分离后的油用膨润土处理,再经加热使油得到回收,使用后的煤渣可燃烧或作为上好的建筑材料。本实验还进行了聚合硫酸铁的混凝实验及聚合硫酸铁混凝机理的探讨;比较了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的混凝效果,比较本产品与其它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本产品具有以下特点:沉降速度快、效果优良,性能稳定,无毒无害,处理成本低廉,适用水体的pH范围广,彻底解决了使用铝盐混凝剂造成铝离子超标的难题,可称得上是绿色水处理剂。说明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混凝剂。值得广泛推广以利于更经济有效地治理乳化液废水,减少乳化液废水对水体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共分7章: 第1章: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工艺简介。通过控制体系的pH值、H_2SO_4与FeSO_4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制备出聚合硫酸铁产品。 第2章:聚合硫酸铁制备的正交试验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第3章:聚合硫酸铁处理工业乳化液含油废水的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聚合硫酸铁处理工业乳化液含油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废水的pH值及废水的温度。 第4章:聚合硫酸铁混凝机理的考察。 第5章:聚合硫酸铝制备的正交试验。 第6章: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三种混凝剂混凝性能的比较。 第7章: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志才,舒余德;聚合硫酸铁处理含油废水的条件试验[J];环境保护;1996年12期
2 刘金良;赵红范;吕丽俐;;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应用[J];河南化工;1991年01期
3 张英香;龚京莉;郑斯成;;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分析方法的研究[J];环境工程;1991年03期
4 彭仕钧,陈运和,宋力;聚合硫酸铁(PFS)生产工艺与饮用水卫生[J];中国卫生工程学;1995年02期
5 田永淑;聚合硫酸铁处理煤矿污水的工业性试验[J];河北化工;1999年03期
6 岳松;聚合硫酸铁中硫酸根的分析方法的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Z1期
7 易德莲,周华;用聚合硫酸铁处理硫酸生产中含砷废水的实验研究[J];硫酸工业;1996年02期
8 蒋丽玫,俞斌,马俊,龙荷云;聚合硫酸铁在造纸综合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9 贺纪陵,杨沂风,黎光财;聚合硫酸铁的常温常压制备法[J];江西化工;1997年01期
10 张大凤,岳松;聚合硫酸铁中硫酸根的分析方法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1 张承平;聚合硫酸铁在合钢的生产与应用[J];冶金动力;2001年04期
12 向群,陈明尧,吴华秀;聚合硫酸铁的制备[J];化工时刊;2004年01期
13 胡德録;;新型混凝剂——聚合硫酸铁[J];环境工程;1986年05期
14 徐平;;聚合硫酸铁在火力发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1987年02期
15 钟学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年04期
16 阮复昌,莫炳禄,公国庆,卢燕玲,张民权;聚合硫酸铁的生成机理[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17 白玉兴,刘君,李杨;聚合硫酸铁合成中催化剂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6年02期
18 郑林;许清淮;周世蓉;;利用硫铁矿渣生产聚合硫酸铁[J];川化;1996年01期
19 马育莲,赵竞中,黄锦玲,温海涛;聚合硫酸铁的合成与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0 洪金德;净水剂聚合硫酸铁的制备[J];化工进展;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廖宏兴;陈蓉;焦世珺;张鹏;余炳宏;朱国成;郑怀礼;;聚合硫酸铁的形态表征及单晶制备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尹显才;顾勇;;聚合硫酸铁的生产、应用与发展——聚合硫酸铁国产化二十周年的体会汇报[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运华;甘复兴;李孟;雷体新;吴声浩;吴良玉;高云鹏;;亲油表面改性多孔陶瓷滤料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4 刘莉茹;赖定强;;聚合硫酸铁处理涂装废水[A];2002热烈庆祝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成立四十周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吴大彪;李映兵;;新型聚合硫酸铁的应用[A];2002北京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雅杰;谢杨;;聚合硫酸铁制备新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跃;冯志新;刘晓玉;;无机陶瓷超滤膜处理含油废水性能及膜污染再生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8 常静;黎蓓;张振海;;降解冷轧含油废水中COD技术的研究[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建东;周敬忠;贾凡;;含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10 王建东;周敬忠;张国强;;含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刚正;羧甲基油酰壳聚糖的制备、性质及其对含油废水絮凝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郑雅杰;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和聚磷硫酸铁新工艺及基础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刘立华;新型聚季铵盐与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合成及其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张艮林;多核复合絮凝剂及其组合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杨斌武;水处理滤料的表面性质及其过滤除油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8年
6 尚宏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疏水改性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炜亮;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张运华;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章宏梓;以餐饮废油为碳源的鼠李糖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刘睿;味精废水污染生态过程与治理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燕;聚合硫酸铁制备及处理含油废水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2 汪小华;化学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林忠胜;混凝吸附法处理含油废水的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梦;无机陶瓷膜法处理机械加工厂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汪锦明;纳米ZrO_2改性氧化铝微滤膜分离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6 王新刚;生化法处理高盐含油废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7 李玉信;“磁化—斜板高效除油沉淀—过滤”新技术在连铸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8 涂文锋;含油废水处理的电凝聚气浮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田凤蓉;含油废水酵母菌-SBR处理工艺及微生态群落解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马立艳;超滤法处理含油废水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璇;灵州石化违法排放含油废水[N];宁夏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超;新技术脱去含油废水“脏外衣”[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黎江东;利用工业废弃物处理含油废水[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刘茜 实习生 刘艳美 通讯员 邓慧玲;无含油废水流入东江北干流[N];南方日报;2009年
5 曹霁阳;生物处理含油废水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曹爱方通讯员 谢小诚 史秀亚;宁波餐饮业积极治理含油废水[N];宁波日报;2007年
7 蔡忠仁;含油废水回用技术实现零排放[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严霜剑;并非只有罚款一种手段[N];宁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向建福;无机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闫盛霆王延斌 孙明河;“第一时间生产出合格产品送往灾区”[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