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氟在土—水系统中的迁移机理与含氟水的处理研究

董岁明  
【摘要】:本文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物质之一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人类赖以生存的土—水系统为研究环境,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统一的技术路线,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氟在土—水系统中迁移转化、形态变化、固液相之间物质交换模式、分布特征等规律,揭示了氟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发现了亚粘土和粉质亚砂土的氟吸附量、形态变化和吸附模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环境体系的pH和Eh与固液相物质交换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控制氟迁移转化的主要物理化学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溶解与沉淀的相间转移和吸附是氟在土—水系统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模式,在非饱和状态下,CaF_2和CaCO_3的溶解与沉淀反应是制约氟在土水系统中迁移和转化的重要作用,氟与铁铝等的络合反应、含氟矿物的性质和种类(含氟量、溶解性等)、溶液的pH等对氟的迁移转化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并初步确定了土壤中吸附与沉淀反应的主导控制溶液氟浓度的界限(液相氟的浓度),约为10~(-6)(pH=8.5)至10~(-2)mol/L(pH=4.5)。提出并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基于离子交换与吸附原理的配体交换固液分离的饮水脱氟方法,并基此原理制备了两种高效脱氟剂,脱氟剂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Ⅲ)-Y沸石脱氟剂的脱氟容量可达29mg/g以上,Fe(Ⅲ)-R树脂的脱氟容量可达14mg/g以上,两种脱氟剂对氟有很高的选择性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可重复再生利用。综合实验结果提出了两种脱氟剂可能的脱氟、洗脱和再生机理,建立并验证了离子交换与吸附脱氟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为深化脱氟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正杰;ADU 转化为 UO_2 粉末过程中的除氟问题[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8年04期
2 胡正杰;重铀酸铵转化为U0_2粉末过程中的除氟问题[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02期
3 张建民,尹懿敏,顾业强;饲料级磷酸氢钙脱氟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地下水(天然矿泉水)脱氟装置与脱氟剂[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1995年04期
5 宋正孝,谌竟清,牛文泰,谢振风,葛庆仁;陶瓷级二氧化铀的脱氟动力学[J];核科学与工程;1996年02期
6 董占能,张皓东,张召述;云南湿法磷酸化学沉淀法脱氟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6期
7 汤德元,傅亚男,高枫;湿法磷酸化学法脱氟的脱氟剂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卢来印,扬文奇,朱乐学,毛琨,童志权;砖瓦行业脱硫、脱氟设备选型应注意的问题[J];砖瓦;2004年02期
9 董占能,李自生;饲钙生产中脱氟的必要性[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兰英,安胜姬,郑松志,王海晶,赵艳玲;改性铝土矿的脱氟性能及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1 宋正孝,黄锡文,谢振风,谌竟清,葛庆仁;由 AUC 及 ADU 制取 UO_2 的脱氟行为及机理[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1997年05期
12 孙成斌;普通过磷酸钙水萃取生产饲料磷酸氢钙[J];贵州化工;1997年02期
13 姚瑞华;孟范平;张龙军;马冬冬;刘娇;;负载金属镧的壳聚糖对含氟水的处理[J];水处理技术;2008年12期
14 姚瑞华;孟范平;张龙军;马冬冬;刘娇;;负载金属镨的壳聚糖对含氟水的处理[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4期
15 崔俊芳;迟国强;陈宏;战武;;土-水系统中氮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控[J];给水排水;2006年S1期
16 王国平,黄隐华,钟本和,张允湘;用湿法磷酸制纯磷酸一铵[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3期
17 吴绍情,唐永星;湿法磷酸脱氟方法研究及其饲料磷酸氢钙的制造[J];无机盐工业;2001年01期
18 夏代宽;混配沉淀剂脱除二水湿法磷酸中氟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2001年02期
19 杨光宇;刘全生;武爱国;温国义;;UF_4水解制备UO_2粉末工艺的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0 伍浩松;;美国企业决定继续建设六氟化铀脱氟设施[J];国外核新闻;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治邠;何明中;杨祥;郑学平;;一种新型脱氟材料[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张滔;高英;;烧结烟气净化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介绍包钢炼铁厂烧结烟气除氟脱硫工艺改造情况[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3 卢来印;毛琨;;砖瓦行业脱硫、脱氟设备选型应注意的问题[A];“节能与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龚家竹;;饲料磷酸盐生产技术的回顾与展望[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5 伏红玉;;重钙一步脱氟制饲料级磷酸氢钙的新工艺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媛;张彭义;端裕树;潘峰云;杜秋萍;;全氟羧酸的光化学降解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谭建活;;磷酸氢钙生产中固体废弃物——磷石膏的综合利用[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8 钟本和;方为茂;李军;应健康;;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工程)进展情况[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于秀兰;郎晓川;张丽清;王之昌;;Na_2CO_3焙烧-HNO_3浸出法提取尾矿中的稀土、铌和钍[A];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化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董岁明;氟在土—水系统中的迁移机理与含氟水的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李玉瑛;土—水系统石油污染物挥发和生物降解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陈平;载体诱导沉淀结晶法软化水及脱氟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姚瑞华;基于镧系金属改性壳聚糖的脱氟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吕亮;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卤离子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6 李业森;应用click chemistry合成~(18)F标记多肽类PET探针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曾克文;浮选槽内矿浆紊流强度对浮选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张晶;北京野鸭湖湿地土壤中磷的形态分布和转化行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军杰;HF气体干法吸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福源;黄磷废水微量碘回收、提纯工艺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3 尹玲玲;铅在土壤中迁移机理以及含铅废水处理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刘苓;石油污染土—水系统的生物修复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王珂;从锂云母中提取碱金属化合物[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铁军;莱西地区施肥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数值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黄美英;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工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杨国英;氟化铝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兴柏;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物迁移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振刚;湖北省磷肥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超谭开胜;镇坪5万群众摆脱氟砷中毒危害[N];安康日报;2007年
2 辽宁省铁岭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方静文;饲料中氟的作用与中毒的预防[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N];山西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曹中夫 通讯员 王卫东;辽宁老哈河谷2000多人摆脱氟魔[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特约记者 刘若帆 翟小锋 李从容;全心赢市场 合力抗风浪[N];农资导报;2010年
6 晨迪;2900万 3项专利索要“适当奖励”[N];成都日报;2007年
7 记者 万明秀;温宿人有望摆脱氟困扰[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8 ;家电再生在日本[N];人民日报;2002年
9 沈东婷 本报记者 张哲;为了白于山区人民有水喝[N];陕西日报;2009年
10 刘子富 徐 波;牵手循环经济 贵阳开始环境立市[N];经理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