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增湿的工程性状仿真分析
【摘要】:本文以黄土增湿试验资料为基础,运用割线模量法,进一步完善了黄土增湿本构模型:建立了K_0、c和φ值随含水量w变化的关系式。针对黄土地基与边坡不均匀增湿的变形过程,分别提出了浸水变形计算的等效位移法及黄土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应力水平法。
基于已有的大变形有限元固结分析程序(LSCFEA),运用上述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黄土增湿变形计算模块,实现了黄土增湿变形的大变形描述。利用该程序对黄土地区公路路堤坡脚积水入渗和路堑边坡坡顶、坡脚入渗这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浸水前后的计算结果。
|
|
|
|
1 |
张苏民,郑建国;湿陷性黄土(Q_3)的增湿变形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
2 |
张苏民;黄土与黄土力学──推荐介绍刘祖典教授编著的《黄土力学与工程》[J];岩土工程技术;1998年02期 |
3 |
卫晓英,孟宪(日彐冖又);浅析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J];山西建筑;2000年03期 |
4 |
;探索黄土奥秘的人 访土动力学、黄土力学专家谢定义教授[J];岩土工程界;2004年06期 |
5 |
沈珠江;二元介质模型在黄土增湿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5年02期 |
6 |
付艳斌,王铁行,赵树德,潘军;黄土地基水分入渗分析及增湿变形计算[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7 |
刘保健,谢定义,郭增玉;黄土地基增湿变形的实用算法[J];岩土力学;2004年02期 |
8 |
厉伟;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年06期 |
9 |
鲁洁;;原状与重塑膨胀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J];陕西建筑;2008年08期 |
10 |
李宁,程国栋,谢定义;西部大开发中的岩土力学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3期 |
11 |
张苏民;湿陷性黄土的术语和基本概念[J];岩土工程技术;2000年01期 |
12 |
井彦林,仵彦卿;黄土力学数据挖掘系统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
13 |
鲁洁;王铁行;;膨胀土增湿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14 |
郑建国;张苏民;;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和起始含水量[J];工程勘察;1989年02期 |
15 |
周凤玺,米海珍,胡燕妮;黄土湿陷变形本构关系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6 |
周凤玺,米海珍,胡燕妮;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黄土湿陷变形本构关系[J];岩土力学;2005年11期 |
17 |
翟聚云;郑俊杰;;渗漏对非饱和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年01期 |
18 |
邢义川;李京爽;李振;;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土的分级增湿变形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5期 |
19 |
梁燕;赵桂娟;谢永利;李同录;;黄土增湿变形的数值模型[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
20 |
张丹;李广信;张其光;;软岩粗粒土增湿变形特性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