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RC梁的碳纤维板抗弯加固研究

邹兰林  
【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项新兴的加固技术,近年来在工程加固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这项新技术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实践,尤其是在碳纤维板加固方面。为此,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理论研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试验对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对构件强度有明显改善,对加固梁的刚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试验得到了钢筋和碳纤维板共同工作的相关曲线,曲线表明碳纤维板抗拉作用主要在钢筋屈服后才得以发挥,为了使钢筋和碳纤维板共同工作达到最佳的状态,加固要尽量在卸载状态下进行,最好给碳纤维板加预加力;试验采集到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值显示加固梁基本还符合平截面假定,这对理论公式的推导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加固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几种不同破坏形式,分析各种破坏形式的破坏机理,相应提出各种破坏形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针对各种破坏形式的缺点提出应对措施,使碳纤维板的高强性能在实际中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还分析各种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根据试验的结论,建议设计时排除各种对加固不利的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剥离破坏有其所特有的破坏特征,它是一种脆性、危害性比较大的破坏形式,本文专门对其进行了分析,结合解析方法分析了碳纤维板端部应力集中问题。最后,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乔惠云;苏建全;;G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向强;刘彤;王汝恒;;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 杨斌;谷淡平;;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固有频率的数值计算[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4 廖艳芬;漆雅庆;马晓茜;;火灾下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1年07期
5 伊路平;张学华;马思聪;;钢筋混凝土开洞梁受力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6 刘彬;张建仁;王磊;羊日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综述(下)[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7 杨福林;王波;涂志忠;张玉伟;;不同粘结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8 刘晓云;;用碳纤维板加固桥梁结构的负弯矩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9 秦灏如;王博;;碳纤维布加固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范鹤;;CFS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耐火性能研究(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11 周锦瑜;刘冰玉;;钢筋混凝土梁无腹筋情况下剪切强度公式比较[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12 李敏;李宏男;;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的动力性能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3 陈婧嫕;曾健;;内嵌CFRP板条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0期
14 张维;姜福香;王少波;赵平平;;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J];混凝土世界;2011年08期
15 白成名;陈丽萍;;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在ANSYS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6 叶列平;林旭川;冯鹏;;高强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安全储备及经济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17 金怀印;薛伟辰;周德源;;RC梁-CCFST柱加强环式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8 陆春华;金伟良;蒋遨宇;陈驹;;基于黏结-滑移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9 江克勤;;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大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实例[J];浙江建筑;2011年07期
20 王彤;窦立军;魏家鸣;;基于ANSYS程序的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夏;李晨光;刘航;;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贺小岗;江见鲸;王际芝;沈赤;;钢筋混凝土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3 张炎圣;陆新征;江见鲸;;钢筋混凝土梁落锤实验有限元模拟与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谢靖中;李国强;江欢成;王国俭;;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均质材料本构等效[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5 罗竟宁;顾慧娟;;钢筋混凝土梁粘钢补强试验研究[A];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适用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1年
6 许平;姚谏;;钢筋混凝土梁表层嵌贴FRP抗剪加固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阎西康;赵少伟;王铁成;;腐蚀后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8 王秀哲;吴二军;;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延性评估[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周献祥;王咏梅;;位移控制的钢筋混凝土梁允许跨高比计算公式[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10 曲慧;;钢管混凝土柱-RC梁连接节点的一些问题探讨[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国;公路钢筋混凝土梁桥的病害分析与受损后承载能力计算[D];长安大学;2007年
2 朱红兵;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疲劳试验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戎贤;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4 卜良桃;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RC梁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李艳艳;配置500MPa钢筋的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于天来;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曾令宏;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丝)网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8 史丽远;复合玻璃纤维增强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蒋元平;CFRP加固RC梁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彭晖;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兰林;RC梁的碳纤维板抗弯加固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夏成建;局部粘结退化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及变形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继成;受损钢筋混凝土梁式桥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郭智峰;钢管约束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嘉文;荷载和氯离子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性能退化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燕伟;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7 李帅;大比例钢筋混凝土梁结构曲率模态损伤检测及有限元分析对比[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岩岩;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与破坏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9 陈业范;FRP-钢筋混凝土梁构件耐久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10 张丽;HRB500级低成本高性能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实验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玲 特约记者 陈雅;5亿元低碳纤维板项目投产[N];九江日报;2011年
2 朱宏;浅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N];晋中日报;2011年
3 ;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的女学者[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通讯员 蒋方槐 李连明 徐进;向莆铁路三江镇特大桥架通[N];人民铁道;2010年
5 记者卜松竹;黄埔军校将大修迎80岁生日[N];广州日报;2003年
6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 通讯员 骆驼;穿越时间隧道走进西汉[N];文汇报;2003年
7 袁仁标;袁仁祥;科技创造铁路桥施工新速度[N];中国建设报;2003年
8 记者 杨捷 通讯员 武建 实习生 周黎阳;科学压缩工期全力疏堵保畅[N];长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媛媛;重庆轻轨:“铁鞋”换“胶鞋”[N];中国环境报;2004年
10 力健 鲍红梅;城市建设的幕后精锐[N];中国企业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