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汽车转向特性及其操纵稳定性研究
【摘要】:本文是在陕汽军车研究所开发的8×4系列车型上,对转向系进行设计和计算的,参考GB1589-2004中对重型汽车各轴轴荷分布的要求,针对该系列车型出现轮胎异常磨耗和操纵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以消除多轴转向汽车转向系统轮胎异常磨耗以及改善操纵稳定性为目的,阐述了多轴转向汽车转向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方法;在分析了多轴转向系统转向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向机构的数学模型;在研究了多轴转向系统操纵稳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轮胎均载的条件以及该类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所应具备的条件;建立了转向梯形机构和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模型;针对具体的车型,以MATLAB7.0为设计工具,以MSC.ADAMS/Rail为分析工具,编制了相关的运算程序,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并对MATLAB和ADAMS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本文所分析的结论都是针对具体的车型而获得,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分析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
|
|
|
1 |
何三全,曾昭茂,袁翔,苏汉元;叉车操纵稳定性的力学分析[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 |
吕红明,陈南,王琪;Matlab环境下车辆的开环操纵稳定性仿真[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3 |
宋正华,陈南,焦凤,祁永宁;四轮转向汽车虚拟样机闭环控制操纵动力学仿真[J];汽车技术;2005年05期 |
4 |
冉振亚,庞迪,赵树恩,韩兆运;PRO/E、ADAMS软件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
5 |
罗俊,陶健民;车辆稳定性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6 |
王良模;尹浩;魏雪军;章骏;赵振东;;某轻型越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10期 |
7 |
岑少起;潘筱;秦东晨;;ADAMS在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3期 |
8 |
贺丽娟;林逸;;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前轮摆振的非线性仿真分析[J];汽车工程;2007年05期 |
9 |
郭宽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
10 |
王磊;刘晶郁;姜攀;;电磁式助力转向系统的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仿真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07年01期 |
11 |
许振华;吴宪;于晓军;;燃料电池汽车抗侧风稳定特性预测及分析[J];上海汽车;2007年12期 |
12 |
蒋志文;周洁;;主观评价在现代汽车开发中的应用[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0期 |
13 |
李永生;孙玉华;徐延海;;改装天然气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年06期 |
14 |
任文社;;ZK6831H型客车高速发飘的研究[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年03期 |
15 |
温炜坚;余少敏;廖中文;杨旭志;;基于操纵稳定性的某电动汽车底盘布置方案优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
16 |
杨啟梁;;基于车辆坐标系的闭环系统驾驶员模型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5期 |
17 |
张立军;张晓维;马斌;;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正交仿真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8 |
张伯俊;金永兴;;纯电动高空作业车操纵稳定性改进方案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9 |
朱春侠;张韶回;李劲松;;轮胎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农业装备技术;2011年03期 |
20 |
彭名华;张呈林;;直升机操纵稳定性优化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