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磷复合极压抗磨添加剂在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摘要】: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两个重大问题。当今社会,人们对石油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强,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原油价格飞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石油产品对大气、河流湖泊、森林、农田等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得不考虑石油产品的替代问题。就润滑油产品而言,目前,全球润滑油年消耗量约为3800万吨,我国润滑油年消耗量约为400万吨,其中矿物油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余一小部分为合成油。据估计,约有10%的润滑油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到环境中去。由于矿物油的生物降解性差,含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它在使用过程中,因渗透、泄漏及溢出等方式进入环境引起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体健康。近年来,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愈加关注,油品的污染已引起重视,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瑞典、奥地利等相继立法控制润滑油的排放及污染。
政府干预、立法限制、终端用户所需及润滑剂制造商等的共同作用,推动了绿色润滑剂的不断发展。品种由最初的菜籽油到改质植物油、合成酯。世界范围内,绿色润滑剂的市场占有率由1997年的1%到目前的10%。由此可见绿色润滑剂的需求发展之快,这一点也说明了人们对环保的关注。目前尚无绿色润滑剂的统一标准,ISO现正拟定环境可接受液压油的标准(ISO/DIS 15380.2000),它是在满足液压油的一般要求外,增加了生物降解性、毒性、抑制性等指标。尽管现有指标各异,但均对降解性及生态毒性有一定要求。
现代润滑剂是由约90%的基础油和10%的添加剂组成,因此基础油是影响润滑剂生物降解性能的决定因素。绿色润滑剂的基础油主要有:天然植物油、合成基础油(酯类等)、改进的工业基础油(烃类油及PAO等)。天然植物油具有粘度指数高、无毒、具有极好的生物降解性、低挥发性、良好的润滑性,且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同矿物油相比较,存在以下缺点:热氧化稳定性差、水解安定性不好、价格较高等。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对植物油加以改进,以使其达到或接近矿物油的各项使用性能。
由于天然植物油在分子组成结构、理化性质、摩擦学性能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烃类结构的矿物油,所以对添加剂的感受性与作用机理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
|
|
|
|
1 |
黄伊辉;李芬芳;尤建伟;陈波水;;含羟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年03期 |
2 |
王怿恺;曾祥琼;任天辉;;三巯基三嗪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
3 |
熊丽萍;何忠义;徐欢;仇建伟;伏喜胜;;苯胺三嗪衍生物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0年09期 |
4 |
何忠义;熊丽萍;徐欢;伏喜胜;;一种双杂环衍生物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润滑油与燃料;2010年Z1期 |
5 |
范成凯;李芬芳;盛丽萍;;含硼杂环抗磨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5期 |
6 |
王家纯;;纳米二硫化钼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年03期 |
7 |
路培中;张付特;曲黎;段天宝;叶文玉;;1,3,4-噻二唑-2-硫酮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化学研究;2007年03期 |
8 |
曾小军;李芬芳;周茂林;范成凯;;2-巯基苯并噻唑的改性及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7年06期 |
9 |
路培中;张付特;叶文玉;;新型S-N型1,3,4-噻二唑-2-硫酮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J];化工进展;2008年02期 |
10 |
高军;陈波水;赵光哲;孙霞;;N-月桂酰基谷氨酸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J];材料保护;2008年08期 |
11 |
尤建伟;李芬芳;黄伊辉;;含硼苯并噻唑酯类化合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年11期 |
12 |
范成凯;李芬芳;周茂林;;十二烷基二硫代三嗪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年11期 |
13 |
何忠义;熊丽萍;钱良;仇建伟;伏喜胜;;加入无磷三嗪衍生物添加剂菜籽油的摩擦学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3期 |
14 |
张浩;涂政文;;含氮硼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菜籽油中摩擦学性能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5 |
熊丽萍;何忠义;吴细敏;仇建伟;伏喜胜;;无硫磷三嗪衍生物的摩擦学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0年06期 |
16 |
朱立业;陈立功;杨俊;;绿色润滑剂的生态研究概况与进展[J];润滑油;2008年04期 |
17 |
胡俊宏;金映丽;丁津原;;硫烯在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摩擦学特性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05期 |
18 |
孙志强;王毓民;王向中;;绿色环保润滑剂研究技术的进展[J];润滑与密封;2005年06期 |
19 |
曹月平,余来贵;磷酸三甲酚酯和亚磷酸二正丁酯添加剂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摩擦学学报;2000年02期 |
20 |
李久盛,饶文琦,曾祥琼,刘维民,任天辉,徐新良;含硫和磷的苯并三氮唑衍生物作为菜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