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黄土地区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

杨惠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逐渐得到普及,并受到重视。近年来,由于高等级公路的大规模建设,经常需要开挖大量边坡。边坡的开挖破坏了原有的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了生态系统的退化。这种现象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公路工程建设者受到来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快速恢复开挖边坡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坡面的植被保护是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路旅行的舒适度、改善和弥补工程护坡方法的不足、以及解决北方干旱地区植物在边坡存活与附着技术难题上的迫切需求,本文就黄土地区路基边坡的生态防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主要从干旱地区湿陷性黄土边坡病害类型和产生机理;干旱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边坡防护形式的综合评价分析;复合型植物防护结构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过程直接针对当前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中出现的路基路面病害,依托甘肃省的兰临、兰海、白兰、巉柳、尹中等几条高速公路建设,结合己建的多条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实际情况,总结和借鉴湿陷性黄土地区和其他一些地区在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研究借助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分析和探求了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并对各种病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最终形成了一套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防治的较为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公路黄土边坡病害防治工作建立了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中提出的病害处治措施,能直接为该类地区公路工程中采用或作为参考。 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植被护坡作为一种柔性,开放式的防护措施很好地克服了刚性护坡措施的不足;(2)对黄土边坡实施植物防护措施时,土工格室与植草相结合的复合式边坡防护措施能有效保障草种和幼苗免受暴雨冲刷;(3)提出了土工格室+植物复合型护坡设计型式:土工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花丽;;对黄土地区路基边坡植物防护的技术分析[J];路基工程;2009年03期
2 刘艳;牛思胜;;黄土路基复合型边坡防护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09期
3 王毅;;新型防护技术在黄土公路边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7期
4 潘颖;黄龙显;;重庆地区的路基边坡防护初探[J];路基工程;2007年06期
5 晏长根,杨晓华,谢永利,李家春;土工格室对黄土路堤边坡抗冲刷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8期
6 李晋;唐勇;朱霞;朱峰;;土工格室植被护坡应用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赵花丽;;黄土地区边坡侵蚀的机理[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杨杰;;黄土干旱地区路基综合植物防护[J];科技资讯;2007年23期
9 卓志荣;杨杰;李清富;;公路路基边坡面的防护技术[J];河南建材;2007年06期
10 熊延华;;高等级公路边坡的防护修建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8期
11 吴艳红;;生态防护技术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12 梁武星;屈战辉;徐世强;;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3 安国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14 蒋德松;蒋冲;;城市岩质边坡土工格室生态防护技术及其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15 张大伟;冯承志;;堤防生态防护新技术——土工格室碎石土护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6期
16 冉琦山;杨霞林;;黄土地区楔型柔性搭板的优化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4期
17 王鑫;;黄土地区高填土涵洞设计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10年S1期
18 陈燕明;;黄土地区斜坡填方的设计[J];甘肃科技;2011年12期
19 程喜新;李云祥;纪凤丽;郑存华;王健;;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0 林军;;路堑高边坡的加固与防护技术[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刚;孔鹏;李歧林;;浅谈直升机电子设备的防护技术[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向晖;杨树谦;袁健全;;飞航导弹抗激光武器攻击的防护技术[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3 刘文宾;韩金铃;;微动损伤防护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4 何毅;袁晓光;;强电磁脉冲对计算机的威胁及其防护[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庆霞;邢学赋;闫宝庚;;变电站二次系统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国栋;;压力管道的腐蚀与防护[A];山东石油学会第三届腐蚀与防护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杜娟;刘伟;庄旭;;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通信安全防护问题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8 陈燕;;集成电路(半导体元器件)ESD失效模式及防护技术研究[A];2008第六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谢鹏浩;刘尚合;;我国雷电分布灰度及其危害防护[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正佳;何艳艳;周海;;贯彻激光安全标准提升武汉激光产品竞争力[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惠林;黄土地区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2 牛思胜;黄土地区台后跳车柔性搭板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武红娟;气候变化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及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马缤辉;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叶万军;黄土路堑高边坡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李云璋;黄土地区密肋复合墙结构地基基础静动力共同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晓华;土工格室工程性状及应用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白清俊;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带产流产沙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
9 汪益敏;路基边坡坡面冲刷特性与加固材料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10 康军;黄土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松;黄土地区公路高边坡防护方案优化选择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王光照;兰州市抗震不利地段场地抗震性能评价与抗震措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丽萍;黄土高路堤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张义;黄土地区城市地裂缝灾害研究及其工程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程彬;陕北Q_3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及工程应用[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6 高宇;基于GIS的黄土地区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杨绪成;既有铁路路基边坡微型桩加固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杨慧;基于渐近均匀化理论的土工格室工程性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高润清;榆靖沙漠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技术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凌姜;黄土公路边坡柔性防护技术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昌振 邓惠平;动态对抗防护技术丰富网络安全内涵[N];网络世界;2002年
2 赵立华;电磁干扰与防护技术(科普之窗)[N];人民日报;2002年
3 张涛;黄土地区公路地基处理方法[N];晋中日报;2010年
4 刘宏伟;深层防护从核心到边缘[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吴明;硬盘数据防护技术面面观[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6 黄先龙;加强溃坝减灾防护技术研究[N];中国水利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宋丽娜;入侵防护技术:主动防护的体验[N];网络世界;2004年
8 成都建材设计院 沈乃超 译;当代耐磨防护技术在水泥厂的应用(下)[N];中国建材报;2009年
9 石在虹 史爱萍;气田井下管柱腐蚀与防护技术通过中检[N];中国石化报;2009年
10 ;硬盘数据防护技术浅谈[N];电脑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