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恩施地区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郑良飞  
【摘要】: 恩施地区修筑公路,常会遇到采用软岩填料填筑路基。该填料岩性较软,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及工后观测,以红官公路为依托工程,研究了恩施地区软岩(主要是泥质页岩及砂质页岩)路用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1.对恩施地区软岩填料的化学成分、级配特征、破碎特性、表面特征、非均质和非连续特征、尺寸效应等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击实、CBR、回弹模量、压缩、直剪及三轴等室内试验,研究了软岩填料不同粗颗粒含量、击实功、替换法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软岩填料不同粗颗粒含量、含水量及干密度对其压缩性、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软岩填料在不同粗颗粒含量、含水量及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剪胀性。 2.对软岩填料路基进行了动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软岩填料路基变形对交通荷载变化很敏感。增大荷载,路基塑性变形及路基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随之显著增加。行车速度对路面变形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行车速度越大,路面变形越小。随着软岩填料密度的增加,垂直位移分量、水平位移分量最大值、最大位移量、坡顶最大垂直位移分量(即路基表面最大沉降量)呈逐渐递减趋势。 3.将Grey模型非等时距时间序列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函数转变为等时距序列,引入高阶弱化算子对原始数据进行弱化。通过对几组数据的累加、均值生成、最小二乘估计,计算出系统发展系数和驱动系数,得出估计模型。引入了VerhuLst模型进行组合修正,建立路基沉降预测的最优组合模型。该模型预测值的预测偏差平方和(方差)最小,提高了预测值的准确、稳健性,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和Verhulst模型,能更好地对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 4.根据软岩填料强度的非线性,应用最小势能理论,建立了软岩填料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条块划分,通过分析边坡整体的势能变化进行求解。安全系数可以直接求解,不需要迭代,计算过程简单,结果精确,实用性强。 5.本文综合考虑稳定性、抗冲刷性、经济性等因素,采用综合赋权多属性决策法对红官公路软岩填料路堤横断面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该方法对软岩填料高路堤横断面进行多指标系统评价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并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合理横断面形式的确定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6.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和工程调查,同时结合红官公路试验段,提出了软岩填料路基施工机械选择及组合、现场摊铺和整平及施工压实工艺等施工技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庞威;刘庆武;;高等级公路路基沉陷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2期
2 钱磊;;论路基常见病害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J];山西科技;2010年03期
3 张联洲;安凯军;刘丽平;;静压灌浆和钢管桩结合注浆在路基沉陷加固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0年07期
4 武星博;;探讨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年10期
5 侯根栓,王仲硕,李小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交通科技;1994年06期
6 李汝成,卢天宝;地质雷达在探测郑洛高速公路路基沉陷中的应用[J];河南交通科技;1997年06期
7 原喜忠;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陷研究[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8 王国慧;李登中;;高填土路基沉陷成因及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4期
9 张春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有效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10 荆改凤;;浅谈路基沉陷原因及治理方案[J];山西建筑;2007年33期
11 穆丹彤;;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3期
12 李幼兰;;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23期
13 吴志红;;填方路基沉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3期
14 肖星义;;西部地区公路水毁状况与防治对策[J];山西建筑;2008年29期
15 槐帅昌;;略论山区公路路基沉陷注浆加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8期
16 刘旭陶;;公路路基沉降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北方交通;2008年10期
17 卫海梅;;注浆加固技术在高原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18 郭得平;李菊红;;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病害防治[J];甘肃科技;2009年17期
19 李冬梅;;路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力影响分析及处治对策[J];福建建材;2010年06期
20 李淑艳;;浅谈朝黑高速公路黄土路基设计[J];北方交通;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攀;朱湖;;浅谈道路施工中路基的质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庆甫;;对路基的要求及路基的常见病害[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 孙长斌;孙宏伟;高文明;;道路路基沉陷、路面开裂工程事故的实例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向波;李勇;;汶川大地震震中生命线路基工程保通处治简述[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5 张联洲;姜旭民;付海华;;路基沉陷加固处理技术[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毛成;杨智敏;张晓华;;“5·12”大地震震中地区公路路基路面典型震害调查及恢复重建措施[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7 孟庆营;王德群;郜锡采;许克学;于太伏;殷健;;皂化渣稳定盐渍土路基填料性能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卢小锋;温唯勇;;成乐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灾后病害特点分析及处治方案研究[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9 符德;迁保昌;;山区公路水毁的分析与防治技术[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肖国良;李长旺;范旭;;天津地区半刚性沥青路面不均匀性及成因分析[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云潮;高速公路扩宽路基综合防排水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齐洪亮;公路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柏松平;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罗恒;注浆理论研究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5 卞晓琳;青藏铁路抛石路基通风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福恒;基于GIS的区域公路边坡灾害评价与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路基沉陷劈裂注浆处治试验研究及力学参数计算[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2 王小艳;路基不均匀变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陈加洪;水对路基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牛强;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D];长安大学;2012年
5 张开立;草原湿地季节性冻土路基力学与变形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6 韩涛;路基水毁灾害识别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袁堃;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来胜祥;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热稳定性分析和路面结构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崔云财;黑龙江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处治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石瑞喜;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快速补强及加固效果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曦;科技修路节资节能保安全[N];铜仁日报;2011年
2 石中生、杨春兰;交通部门紧急抢险4月6日前便道通车[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通讯员 陈彦;绍兴首次应用高效节能环保[N];绍兴日报;2010年
4 谢成龙;州交通局: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记者 张毅 周昆;为了境内6条国省干道的畅通[N];雅安日报;2010年
6 驻山西首席记者  石中生 通讯员  杨春兰;山西将集中排查高速公路隐患[N];中国交通报;2006年
7 刘海涛;山西联通全力抢修太旧路段通信设施[N];人民邮电;2006年
8 辛义生 王立中;太旧高速路基滑塌之后[N];山西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李永岗;疏通交通 紧急抢险[N];人民代表报;2006年
10 李建平;彩虹在这里延伸[N];山西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