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县可可沙地区变质岩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摘要】:
青海省都兰县可可沙地区的变质岩层构造演化是一个多期次、多层次的构造发展过程,构造样式繁多,变形复杂,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变形组合,是研究东昆仑造山带发展演化的重要场所。
笔者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的观察、测量以及室内分析、整理,运用构造解析学与现代构造地质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本区构造变形特征以及构造演化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的几点结论与认识:
1、对本研究区变质岩系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表明,变质岩层早期的构造置换、构造叠加现象以及各种小型褶皱(顺层掩卧褶皱、紧闭同斜褶皱、无根钩状褶皱等)、构造透镜体等和大型等厚宽缓褶皱,以及顺层韧性剪切带、挤压逆冲型韧性剪切带、脆性断裂等进行研究,并对其宏观、微观的几何学合运动学进行了分析,以此确认了它们的深、中、浅构造层次的演化序列,建立了构造演化序列表。
2、研究区构造变形的运动特点:早期为深部构造层次,并伴有构造置换、纵向挤压,中期深部构造层次伸展作用下近水平的顺层剪切,晚期为北西—南东向斜向挤压造成的右行逆冲走滑变形,后期为浅层次北东—南西向的左行逆冲走滑。
3、本区的构造演化经历了四期的构造活动:晋宁期(约10亿年)开始经历了中—新元古代洋盆闭合,发生构造热事件;新元古代中后期—早古生代早期伸展体制下变形阶段,再次发生裂解事件,形成洋中多岛格局;奥陶纪—志留纪再次转为收缩体制,多岛洋汇聚闭合,至此本区进入陆内造山阶段;晚三叠世巴颜喀拉地块与东昆仑碰撞后全区进入陆内发展阶段,应力持续挤压,导致东昆仑发生A型俯冲作用,碰撞期的挤压变形持续发展收缩,持续到中侏罗世(早燕山期)。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进入快速隆升阶段,影响到本区形成断陷湖盆、冲积扇、褶皱—冲断构造、走滑断裂等新构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