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
【摘要】:
当前国际经济危机、我国不少企业受到冲击,企业效益下滑,作为关系到维护财经秩序,关系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审计工作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又该怎样?本文认为,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审计机关在进行企业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开展企业效益审计,加强审计监督,为企业提高效益服务显得十分必要;但目前我国企业效益审计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制约着企业效益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企业效益审计发展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国际企业效益审计和我国企业效益审计的现实情况,指出制约我国企业效益审计发展的现实问题,并运用逐步分析的方法,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企业效益审计的法律制度欠缺,没有明确的企业效益审计的准则、规范和操作指南。企业效益方面的规范比较笼统。对此建议应当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我国企业效益审计的法律制度建设,着力构建我国企业效益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指南体系。
第二、我国国有企业层面缺乏系统、严格、规范的效益问责制度,企业效益审计结论执行度不高,企业效益审计结果受到忽视,影响企业效益审计的作用发挥。
第三、我国企业效益审计方法有一些函待改进的地方。我国企业效益审计在方法上存在缺乏系统性、效率性指标、非财务指标运用不够等问题。对此建议应当在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效益审计的实践为积累的基础上,建设综合运用效果性和效率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同时注重财务数据真实性建设的我国企业效益审计方法体系。
第四、我国企业效益审计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待扩展和深化。对此应尽快建立起可操作的企业环境效益审计工作细则,制定和完善我国相关的环境标准体系。
第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久,市场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企业效益审计基础薄弱,还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企业效益审计同财务审计的关系处理上还存在问题。对此应当借鉴和学习国外企业效益审计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企业效益审计同企业财务审计的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审计,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效益审计道路。
第六、我国企业效益审计人员目前主要为财经、审计专业知识背景,知识层次单一,学历层次不高,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效益审计的要求,对此本文建议应当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招聘各方面的专家补充企业效益审计队伍,解决好企业效益审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我国企业效益审计领域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为企业效益审计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