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特征

康荣华  
【摘要】: 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引起的重力场时空变化是卫星重力测量的目标之一,同时对地壳运动模型的研究也是地学上的热点之一。在此基础上,以重力场变化为纽带,将卫星重力与地壳运动模型结合起来,研究地壳运动引起的区域重力场变化成为一种新的探索。 1、介绍了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并对国内外与重力测量有关的地壳变形模型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体上的阐述。 2、系统的介绍了GRACE卫星计划及主要的重力场模型、GRACE数据计算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要在重力场模型精度计算、Legendre函数计算、以及高斯平滑计算上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并计算了GRACE卫星09-02s不同阶次地球重力场变化。 3、推导了直立长方体重力异常公式,建立了直立长方体重力异常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分别进行了单个块体在发生伸缩运动、平移运动后引起的重力异常变化的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单个块体在发生这些运动后,重力异常变化的一些特征。最后对直立长方体模型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使其形成多单元块体组合的模型。 4、详细的参考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主要构造运动特征,并用GRACE卫星观测数据计算了西部地区(2009-2004)年120阶(GSM)的重力异常变化。最后运用已有的GPS观测资料,分别在不考虑地形变化和考虑地形变化两种情况下,模拟计算了中国西部地区在印度板块作用下的水平运动过程引起的地球外部重力场变化的分布,并结合地质资料将其与卫星重力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以及造成这两种计算结果差异的因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清林,秦建增,黄邦武,张瑞敏,王雷,张建志;临猗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及预报过程[J];华北地震科学;2000年04期
2 刘代芹;王晓强;李杰;布艾杰尔·库尔班;;2009年阿合奇M_S5.5、阿图什M_S5.0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分析[J];内陆地震;2010年02期
3 李清林;栗文山;黄邦武;王夫运;宋金跃;;京西北地区重力场变化与大同—阳高地震[J];华北地震科学;1991年01期
4 许厚泽;重力测量技术及重力学研究进展——(廿三届IUGG大会评述)[J];地理空间信息;2003年03期
5 冯建林;赵兵;黄邦武;李清林;秦建增;张晓普;张瑞敏;李德庆;;山西地区几次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J];山西地震;2006年04期
6 刘仲全;澜沧地震前昆明弥渡重力场变化特征[J];地震研究;1993年03期
7 冯建林;赵兵;;河南范县M_L4.3级地震前后重力异常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2006年04期
8 郑兵;苏琴;向平;王兰;;巴塘6.7级地震和雅江6.0级地震前后三叉口地区重力场变化情况[J];四川地震;2006年02期
9 张鹤;刘天海;刘善华;张云昌;;首都圈断层形变与重力场动态变化分析[J];地震;2010年04期
10 顾梦林,骆鸣津,卢国合;豫北地区重力场变化和重力仪格值的系统误差[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85年04期
11 陈素改,陈绍绪,李光振,姚玉致;华北平原沉降地区重力场变化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1996年01期
12 孟夏,孟万辉,徐敬文,王力;流动重力测量结果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西北地震学报;2001年01期
13 谢汝一;李清林;秦建增;张瑞敏;徐顺强;冯建林;;汶川8.0级地震前后冀鲁豫地区重力场变化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01期
14 彭泽辉;李辉;申重阳;孙少安;;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重力变化插值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3期
15 冯建林,李清林,秦建增;山西地区重力场变化与洪洞M_L5.0地震[J];山西地震;2005年03期
16 郑兵;苏琴;;1990~2005年西昌流动重力测区重力场动态演化情况及其特征[J];四川地震;2006年04期
17 胡博;戴勇;邹家义;;2004~2007年晋、冀、蒙交界区重力场变化特征[J];高原地震;2008年04期
18 刘代芹;王晓强;李杰;;利用数值计算方法(Lagrange)研究伽师及邻近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J];高原地震;2009年02期
19 许仪西;杨婕;张永固;郑永通;林志彬;;福建东南沿海重力场演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J];华南地震;2009年03期
20 朱治国;王晓强;刘代芹;李杰;祝意青;;2005~2009年喀什—伽师地区重力场变化与地震[J];地震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建增;李清林;冯建林;张珊敏;黄邦武;张建志;张晓普;;太原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清林;;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3 李清林;;太原4.3级和灵石4.4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马莉;;沈阳东陵M3.1级前后重力异常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李清林;秦建增;黄邦武;张瑞敏;王雷;张建志;;临猗M_L5.0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清林;范文;秦建增;张香荣;;大同5.6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李清林;张文玉;;张北6.2级地震及晋北地区的重力场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8 祝意青;梁伟锋;凌晔;刘练;;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5级以上地震的关系[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9 陈兵;楼志文;;孕震过程应力-损伤耦合效应与地表重力场变化的理论关系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10 秦建增;李清林;张瑞敏;冯建林;;2003年洪洞M_L5.2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的初步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倩;利用卫星编队探测地球重力场的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D];武汉大学;2012年
2 段虎荣;空间测量数据区域性地壳形变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黄海兰;利用ICESat和GRACE卫星观测数据确定极地冰盖变化[D];武汉大学;2011年
4 赵丽华;区域地壳运动模型实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罗佳;利用卫星跟踪卫星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和方法[D];武汉大学;2003年
6 王正涛;卫星跟踪卫星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D];武汉大学;2005年
7 陈庭;球面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在地壳运动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隋立芬;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9 吴珍汉;燕山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与金、银、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3年
10 王阎昭;大陆构造形变场模型研究及其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荣华;地壳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特征[D];长安大学;2010年
2 李立功;基于旋转模型的青藏高原重力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李洪超;联合卫星测高、GRACE和Argo浮标数据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徐伟民;中国大陆连续重力数据非潮汐量的获取与初步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李军海;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反演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6 邓明镜;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监测及动力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李叶青;GRACE风险评分联合NT-proBN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刘永杰;B型利钠肽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意义[D];青海大学;2012年
9 朱鼎粤;GRACE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心性死亡风险预测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栾飒飒;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GRACE评分与血瘀证积分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汉江;德国公布最新地球重力位模型[N];中国测绘报;2003年
2 何曼 记者 杨彪;四川地壳运动监测网投入使用[N];解放军报;2009年
3 记者 栾海;里海海啸因何而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嵩山三大地壳运动简介[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5 记者 胡雪军;“地壳运动”从东向西推进[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一言;GRACE CHEN以“美”和“适穿”为尺度[N];中国服饰报;2011年
7 记者 李新龙通讯员 时青 实习生 杨帆;物理学家聚江城探讨地壳运动[N];湖北日报;2007年
8 记者 于德福 通讯员 张明春 王中义;龙门山地震带建高精度GPS监测网[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刘媛;珠峰地壳运动监测获重要成果[N];科技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常丽君;太空慧眼为何如此忧伤[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