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领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会计学者所关注,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也成为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燃煤发电企业是我国煤炭资源的消费大户,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生产企业,过去20年里,燃煤发电行业的盈利和亏损都受限于煤炭的价格,企业只能通过管控成本来提高利润。在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改造力度、陆续关停大量火电机组的浪潮下,许多火电企业甚至因此亏损或资产重组。那么,燃煤发电企业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呢?本文通过研究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给企业提供新的成本控制思路,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相关概念,利用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污染物付费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PEST模型和SWOT模型分别分析了国外和国内发电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和背景,从燃煤发电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通过环境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合理性。本文选取了中国发电行业龙头企业国家能源旗下的A电厂为案例,通过分析现有燃煤发电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型,为本行业未来进行环境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最后,本文综合考虑燃煤发电企业生产工艺特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建立环境成本管理体系,提出了包括加大环保科研投资、环境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废物利用、信息披露方式等多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力求能为燃煤发电行业设计一套系统完整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燃煤发电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不被看好的大背景下,即使是A电厂这样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也应更加注重环境成本管理,这有利于重污染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明确自身社会责任;第二,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核算体系,且环境信息披露缺乏统一的格式,政府和企业都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出改进;最后,本文从政府和企业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发电行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