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颅底外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一章 3D打印技术在颅底外科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制作的颅底疾病模型用于术前规划、模拟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手术的9例颅底疾病患者,术前获取患者头颅CT/MR资料,应用MIMICS 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颅底疾病模型,用于术前评估和设计手术方案。结果 术者在术前完成了颅底疾病模型的制作,能清楚显示颅底病变的形态及其与邻近大血管、颅骨的空间关系,为设计手术入路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可在体外进行模拟手术。术中借助3D模型指导肿瘤切除或动脉瘤夹闭,9例手术均获得较好结果,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3D打印颅底疾病模型技术上可行,能够有效辅助复杂颅底疾病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模拟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第二章 3D打印个体化颅神经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目的 术前使用3D打印技术创建个体化的颅底肿瘤模型,使视交叉、面神经等颅神经可视化,协助术中识别和保护颅神经。方法 应用内镜经鼻蝶入路、经翼点入路切除鞍区肿瘤23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15例。术前获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3D T1-TFE序列和DTT技术实现颅神经的示踪重建,用MIMICS17.0软件进行颅底肿瘤的三维重建并打印3D实体模型,用于模拟手术基本步骤及术中导航。结果 38例颅底肿瘤的手术过程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术后神经功能保存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D打印个体化颅神经与颅底肿瘤实体模型直观显示了鞍区和桥小脑角区的解剖细节,视交叉与鞍区肿瘤的位置关系:前下方21.74%(5/23),前上方65.22%(15/23),后上方8.70%(2/23),有1例术前未知;面神经与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位置关系:背侧6.67%(1/15),下极6.67%(1/15),腹侧下方 26.67%(4/15),腹侧中央 13.33%(2/15),腹侧上方 33.33%(5/15),上极0.00%,有2例术前未知,经术中或影像证实了其准确性。初步问卷评估显示神经外科医师对于模型辅助手术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评价较高。结论 3D打印颅底肿瘤模型及相关的颅神经,将虚拟三维模型转为实体模型模拟手术,可协助术前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实时指导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避免颅神经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