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毕风险评估模型的外部验证
【摘要】:研究背景:全球每年有2亿多的成年人接受大型非心脏手术,这类患者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目前研究聚焦于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估,对术中评估决定患者术后是否进重症监护病房(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客观标准的研究尚未见大量文献报道。然而,对于行腹部择期大手术的危重患者而言,他们在术中往往历经了超术前预期的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出血输血、器官低灌注、缺血缺氧、体温改变、麻醉残留和疼痛等情况,使患者器官功能和内环境平衡发生极大的改变,这一切都要求麻醉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或手术结束时需再次对病人进行风险再评估,以明确术中病情优化方案,或者为患者术后转归ICU还是经过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Post-anesthesia care unit)复苏处理返回病房提供一个相对客观标准,然而目前缺乏一个相对客观的术中风险评估工具,这就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出专门针对该类病人的预测方案。前期我们作回顾性研究建立了模型-“术毕风险评分表”,该表显示:1)在ICU死亡病人中,“术毕风险评分表”比APACHEII评分表更具相关性;2)“术毕风险评分表”比APACHEII评分表在ICU入住时间方面有更强相关性。为了建立“术毕风险评分表”的普适性,我们试图在前期回顾性研究基础上利用不同于建立模型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验证实验。目的:对于行择期腹部大手术的危重患者而言,手术后去向往往是临床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前期多中心研究基础上,我们需要为前期实验结果提供有效的外部验证。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期间375例入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腹部手术的病人。我们将18个变量放入以术后患者是否去重症监护病房(ICU,Intensive Care Unit)为结果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下面积和 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将观察到的入ICU患者与预测需要去ICU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的p值为0.821,P0.05,表明整个模型是显著适配的。术毕风险评分表的18个指标构建的Logistic模型的准确预测率高达 88.7%,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面积)下面积为0.936,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考虑到病人住进ICU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可能造成个别指标的回归系数与术毕风险评分表给出的得分相差较大。但整个模型的准确率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Area Under Curve)都表明“术毕风险评分表”能给行择期大手术的危重患者术后去向提供参考意见,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