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的GAP分析
【摘要】:人类的活动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致使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一直以来人类为缓解和降低物种的灭绝速度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都收效甚微。这主要是由于以往仅注重一些濒危物种的保护,而对普通物种和其所处的生态系统考虑的较少。本论文将国外的GAP分析技术引入我国,并将其应用于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之中。
本文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以植物与生境的关系为切入点,利用分级热点探测的原理与方法,采用“3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合野外考察,以植物群丛为生态系统的代表,以湿地易危濒危植物物种作为物种多样性的代表,研究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区域尺度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GAP分析方法,分析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找出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多样性未保护的热点地区,并分析其优先保护顺序。研究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存在着很大的保护缺陷,拂子茅、牛鞭草、芦苇群丛,狭叶甜茅、湿苔草群丛,二柱苔草、湿苔草、膜囊苔草群丛,灰脉苔草、狭叶甜茅、小叶樟群丛以及乌拉苔草群丛并未得到任何保护。6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手掌参、核桃楸、沼兰、穿龙薯蓣、钻天柳、软枣和猕猴桃)在保护区内没有分布,没有得到任何保护,10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的保护比例不到10%,也没得到较好的保护,以及区域级湿地易危物种三花龙胆、鸭跖草、白花驴蹄草及省级濒危物种十字兰等都未得到充分保护。本论文共找到30个热点地区,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确立首先保护高高相关的热点地区,即海拔较高的湿地地区其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其次保护高低相关的地区(中心高周围低),即被耕地破坏而形成的孤立湿地或环型湿地。
本文不但为三江平原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
|
|
|
1 |
娄彦景;赵魁义;胡金明;;三江平原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6年04期 |
2 |
汲玉河;吕宪国;杨青;董厚德;;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物种空间分异规律的探讨[J];生态环境;2006年04期 |
3 |
卢妍;宋长春;王毅勇;赵志春;;植物对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11期 |
4 |
刘汝海,王起超,吕宪国,李志博,王艳;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中汞的分布与库存量[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2期 |
5 |
杨永兴,王世岩,何太蓉;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P、K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4期 |
6 |
;湿地科学第6卷2008总目次[J];湿地科学;2008年04期 |
7 |
王金达,刘景双,于君宝,李仲根;沼生植物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特征——以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为例[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
8 |
卢铁光,杨广林,付强,王立坤;基于AHP方法的三江平原农业水资源供需状况评价与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年01期 |
9 |
吴春恩;;三江平原的野生动物分布规律与自然保护[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6年04期 |
10 |
王丽华;三江平原人工林天然化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0年02期 |
11 |
郑玉琪,刘景双,王金达,于君宝;三江平原典型沼泽生态系统毛果苔草枯落物中化学元素变化分析[J];中国草地;2000年03期 |
12 |
张树清,张柏,汪爱华;三江平原湿地消长与区域气候变化关系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6期 |
13 |
刘振乾,刘红玉,吕宪国;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2期 |
14 |
魏宏刚,付强;基于季节时序模型的水稻区降水量预测[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年03期 |
15 |
岳平;三江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用水估算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1期 |
16 |
孙广友;;初论三江平原第四纪地壳运动[J];地理科学;1983年04期 |
17 |
刘兴土,马学慧;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J];地理科学;2000年01期 |
18 |
马学慧;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01年01期 |
19 |
杨继松,于君宝,刘景双,王金达;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3期 |
20 |
朱丽萍;;全球意义的湿地[J];生命世界;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