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眼针疗法临床应用特点研究
【摘要】:目的:本课题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眼针疗法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探讨眼针疗法的优势病种及应用规律,为该疗法更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和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方法:1以眼针疗法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发表时间从1980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眼针疗法相关文献,并收集眼针疗法的相关病案和书籍,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进行筛选。2参考已建立的手针、腕踝针等数据库,结合眼针疗法自身的特点,创建包括文献出处、标题、作者、病名、取穴原则、行针手法、配合疗法、留针时间和疗效等信息在内的眼针疗法数据库平台。规范化处理信息,制定统一的录入标准。3将文献、书籍、著作、病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部分逐一录入眼针疗法数据库。实行严格的三级审核制度,以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4设立眼针疗法和适用病种、科属、取穴、配合疗法以及疗效之间的关联,归纳总结其规律特点,并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给研究者。结果:最终录入符合标准的期刊文献178篇,医案文献210篇。期刊文献中涉及42种疾病,医案文献中涉及53种疾病。病种包括内科病证、头面躯体痛证、皮外伤科病证、妇科病证、五官科病证、急症和其他,其中内科病种最多,共达56种。眼针疗法治疗内科病证的频次最多,达284次,其次为头面躯体痛证,为54次,五官科12次,皮外伤科14次,妇科22次,急症4次,其他1次。眼针疗法治疗疾病疗效显著,期刊文献中愈显率分别为其他100%、妇科病证83.88%、头面躯体病证79.57%、皮外伤科病证71.02%、五官科病证70.87%、内科病证68.21%、急症68.13%。医案文献中,愈显率达100%。结论:除儿科外,眼针疗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其中内科应用最多;中风后遗症为此疗法治疗最多的疾病;取穴原则以病位取穴最多;针刺方法以眶外横刺法最多;留针时长以20-30分钟最多;总治疗频次在11-20次最多;眼针疗法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