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社会形态演变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态

戚书平  
【摘要】: 本论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站在对马克思恩格 斯社会形态演变规律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挖掘的基础上,从社会形态历史 演变进程中来审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物质经济条件性变革,表征着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 高级形式。客观物质经济条件对社会形态历史演化和整体进步的基础决定性和最终 制约作用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作为社会形态自然演变 第二大形态的经济类型,市场经济的不可跨越性和价值中立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市 场经济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巨大作用又说明了这种不可跨越的历史存在具有价值有 效性,这构成当代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规律依据。 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主体价值导向性变革,表征着历史不过是人类各不同利益 群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目的而不断进行活动的历史,解释了利益矛盾和价值冲突对具 体民族、国家的社会制度选择的直接作用性,说明了意识形态变革在具体历史条件 下可以超越特定区域内的物质经济条件性变革。这必然导致这样的社会形态历史演 变规律,即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物质经济条件性变革和主体价值导向性变革具有非 同步性;物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相互作用的;社会形态历史演 进具体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这为我国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了社会制度 的历史“跨越”提供了历史规律依据,再加之这种跨越在整个社会形态的历史进化 中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并且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贯彻东方社会问题的一贯视角,这 又从逻辑上蕴涵着这样的道理: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 性,而且还具有历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代中国的历史结合,是社会形态历史演变进 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探索社会进步的社会事实,反映了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物 质经济条件性变革和主体价值导向性变革是相互作用的,物质经济条件性变革对主 体价值导向性变革具有决定性,二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必然走向统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当代确立,既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后的正确选择。从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 角度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历史扬弃,代表市 场经济的未来和明天,它的出现和发展体现着人类追求进步和文明的历史必然趋 势,它的实践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一条了正确的道 路,也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扬弃制度弊端提供一种示范,所以,从某种意义 上讲,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出现的新形态,开辟了人类通向“自由王国”的历 史新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作为一种反映历史发 2 社会形态消变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钎济新措志 展必然趋势的、待完成的实践性存在,从社会形态两种变革有机统一的角度看其当 代形志是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经济;其实用运作构架是二重结构:资本化运营的生产 流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协调相统一的利益机制:在实践中将面临的主要偏离因 素是现实经济条件可能诱发资本主义资本市场经济成分的产生,这种偏离的根本词 适措施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伊尚光;知识经济与物质经济[J];市场观察;1998年10期
2 张海艳;;试论知识经济时代跨越式发展的特征[J];今日科苑;2007年22期
3 肖玲;知识经济之底蕴及其展望[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孙勇;循环经济与功能经济[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周珍妮;;物质经济与信息经济对比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S1期
6 ;致读者[J];华北电力技术;1977年02期
7 夏鼐;;用事实揭穿右派谎言[J];文物;1957年07期
8 利广安;;评《社会主义固定资产再生产》[J];经济研究;1983年09期
9 马振国 ,徐志敬;剖析“社会主义经济异化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10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为了克服社会主义异化吗?[J];经济问题;1984年01期
11 于玉林;;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原则的演变[J];会计研究;1984年06期
12 刘雨田;;著名经济学家、湖北社会科学院顾问——朱剑农教授来我院作学术报告[J];当代财经;1985年03期
13 张弛;;试探社会主义银行会计的特征[J];财会月刊;1987年09期
14 罗节礼;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15 林益彬;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理论研究的一项新成果——读李柱锡新著《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论》[J];财经研究;1989年12期
16 郑友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12期
17 ;要紧话[J];乡镇论坛;1991年05期
18 何建章;关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个问题的认识[J];经济经纬;1994年06期
19 侯宗宾;完善社会主义监督机制 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年01期
20 丁世俊;社会主义下“资本”范畴的使用──从列宁著作中“资金”译名的订正谈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绪蔼;;改革——重塑社会主义幼年形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牛晋芳;;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确立[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傅海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条件分析[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4 周忠瑜;;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学习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的部分论述[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5 刘凤翔;;“三个代表”是面向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宣言[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6 徐志宏;辛国安;;从历史进程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才能够发展中国[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林耀华;黄淑娉;庄孔韶;;中国解放前保留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少数民族及其向社会主义的过渡[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8 杨长鑫;;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几个问题的探讨[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9 景晖;丁忠兵;;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前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5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马婷婷;效用主义的争论与现状[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保彦;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戚书平;社会形态演变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态[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瑾瑾;论社会主义德治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春花;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等收入者[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3 司永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主流意识形态构建[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张飞岸;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危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冯春;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与矛盾性[D];河南大学;2009年
8 闫莉红;李先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诺;社会主义和谐伦理的构建[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刘玥;老挝人民革命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荆福生;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福建日报;2005年
2 杨汝洪;开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速[N];贵州日报;2005年
3 方建武 苑为;完善社保体制 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4 范鹏;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N];甘肃日报;2005年
5 教授 张志国;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N];解放军报;2005年
6 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秘书长 薛映承;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和科学内涵及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学习与思考[N];民主协商报;2005年
7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郝洪涛;加强审判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肖枫;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N];人民日报;2000年
9 记者 潘跃;全总十四届七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高新民;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N];协商新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