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机制创新研究
【摘要】:
本文围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个主题,从制度和机制的角度,针对中
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系统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论文从研究
高技术产业的特性和国内外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典型模式出发,研究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所需的一系列宏观、微观条件,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完善这些条件,
论文认为高技术产业具有的特性决定了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一系列宏观、微观
条件,只有制度创新才能完善这些条件。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经济系统性,科
技、生产、市场的网络互动性,高风险、高回报、高成长性,对金融工具需求
的多样性等特性。研究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和这些特性表明,从
宏观上看,高技术产业需要社会制度创新、基础产业发展、高效的国家创新系
统、高效的资本市场、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创新文化等支持条件,
从微观上看,高技术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人才、资本、管理等要素完美结
合。
从社会制度创新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要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进行
一系列社会制度的创新。首先,要实行劳动力资本化,特别是知识资本化,让
劳动者的知识型劳动力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调动知识型劳动者的积极性。
从而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不仅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且拥有劳动力资本所有
权。其次,知识经济时代对生产关系的考察就必须同时考察生产资料所有权和
劳动力资本所有权,劳动力资本所有权成为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现代公有制
也必然要求以上两项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并且社会化,这样才符合社会化大生
产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
件。
从技术创新的制度角度看,知识流动对实现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知识流动存在主体不到位、技术供给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
在角色定位合理的前提下,借鉴国外的促进知识流动经验,加速国际、国内知
识流动,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创造条件。
从资本市场制度角度看,制度创新是中国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研究表明,
私募基金的风险资本筹集制度、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制度、风险投资家与风险创
业家互相制衡与激励的制度、风险资本退出制度、政府在风险投资中扮演科学
合理的角色,以及风险资本的其它支持体系,构成了国外风险投资的制度体系。
中国风险投资要在变“官办官营” 为“官助民营”,完善法律、政策支持体系,
采取现实有效的组织制度,改进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要使二板市场健康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对二板市场进行科学定
位,二板市场应定位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企业发展的市场,对二板上市公
司的要求应强调创新能力、成长性和公司治理结构,要发展规模适度的二板风险
型证券投资基金,培养机构投资者。第二,要加大二板市场的市场机制培养力度,
逐步取消“发审会”,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第三,要改革二板监管制度,采取分级监
管模式,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二板要突出信息披露和“买者自负”的原则。
第四,二板上市公司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从法律上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
和义务,通过建立独立董事事务所、解决薪酬等方式,强化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
束。第五,二板市场应根据中国股市结构特征,借鉴国外经验,采取电子竞价交易
制度,保证市场的流动性。以上举措能从制度上保证二板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微观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角度看,高技术产业的特征决定了高科技公司必
须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制度,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固有矛盾
导致所有者缺位,这是导致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根本原因,激励机制不足特别缺乏
长期激励,是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共性问题。只有借鉴基金管理模式,成立国有高
科技公司股权管理公司,实施国有高科技公司股权集中、直接的股权管理,国有资
本从中小高科技公司退出,并采取系列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为形成良性
激励制度创造条件。只有实行知识资本化,采取设!岗位股、购股、奖股等提高经
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股比例,借鉴西方股票期权的思想和方法,解决中国股票期
权实施中存在的一系列制度问题,科学地对股票期权进行技术设计,才能改善微
观激励制度,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从政府政策角度看,政府必须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各
国国情和科技、经济水平不同,政府采取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并不相同,表现出五种
典型的发展模式,但各国政府都采取许多相同的政策与措施,都是围绕如何为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环境和条件。由于中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存在七
个方面主要问题,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为推动高技术产业发
展提供政策和外部环境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