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

罗松山  
【摘要】: 我国从1991年开始引入投资基金,1998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引入和大力发展投资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资本市场,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投资基金的运作行为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异,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市场的不规范,这就使“中国投资基金应当如何规范发展”的问题成为目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现代投资基金制度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甚至已经取代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地位,对金融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演变、创新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为什么这样一种在发达国家有效运行的金融制度移植到我国后会产生变形?我们应当怎样扭转这种状况,应该做好哪些事情才能推进投资基金进入规范、有效的发展轨道?认真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历史分析、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方法,对投资基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构架。 投资基金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金融制度,是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的产物。因此,本文首先从货币金融史的历史轨迹出发,对投资基金制度的生成、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货币产生及职能演变的研究,我们发现货币首先是一种为满足商品交换需要而充当交换媒介的原生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又具有了价值增值职能,导致产生了以货币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之后,以金融创新为基础,对货币进行买卖的各种金融工具又成为一种衍生货币。从而可知,投资基金首先是一种衍生货币,现代投资基金制度的发展又使其成为一种原生货币与衍生货币相统一的基金货币,成为集媒介与增值、储蓄与投资于一身的新型货币形式。金融制度总是因适应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证券信用基础上产生的投资基金,随着证券信用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逐渐从一种投资工具演变为一种金融制度。它以其特有的资产负债结构、内部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细分和透明化运行机制等特征,成为一种更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 在对投资基金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明确地提出了投资基金制度的概念,之后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金融理论,对这种新型金融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学理解析。文章明确区分了基金投资与投资基金制度的不同特点,揭示了投资基金制度的本质。在这个基础上,对基金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法理解释,对基金投资者与基金发起人是否应作为基金当事人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此说明了委托代理下的基金治理结构。文章对WP=4基金“经济人”的市场化行为特征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本文特别指出的是,基金在本性上并不具有稳定资本市场的自发倾向,但是随着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在基金管理人之间产生搏弈的时候,却能对资本市场的活动产生稳定的客观作用。 本文对美、日两国投资基金的发展进行了比较案例分析。在对美、日两国投资基金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尤其是在考察了股票市场上的行为差异及其对市场稳定的不同影响之后,说明为什么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必须以规范化的金融市场和良好的法制规范为基础。最终希望揭示出:投资基金是否能够产生稳定市场的功能,是有制约条件的。在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金融市场里,投资基金的运作不仅不是一个稳定因素,相反可能成为一个市场不稳定的推波助澜者。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在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存在着功能错位和功能缺位的问题。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现有金融体系的脆弱、金融运行和金融系统资源配置的低效。我国金融体系的新一轮改革面临着许多新的环境条件——经济过剩、加入WTO、金融国际化,等等。由此,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从“机构重于功能”向“功能重于机构”进行转变。一个稳健的金融体系应该尽量减少利用银行资产来承担长期资本投资职能,进而转向依靠资本市场建立起长期资本投资的融资渠道。我国发展投资基金不仅是为了稳定和发展资本市场,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市场化金融制度。 通过对我国投资基金运行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中国引入投资基金后出现的变异现象,根源于最初制度安排的严重缺陷和资本市场本身的不规范。由此,在对投资基金功能进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也考虑到我国基金发展的现状和约束条件,提出了“政府与市场双向推进”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开放式契约型基金为主的投资基金”的政策建议。同时,还提出了对基金发展的相关环境进行系统改造的问题,重点是规范股票市场、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和赋予基金管理公司代理权请求等。 为了理论阐述上的完整性,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投资基金制度下的货币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东;关于投资基金制度几个问题的认识——对发达国家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相关关系的考察研究及其启示[J];投资研究;1997年12期
2 谢太峰;中国投资基金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何德旭博士的新著《中国投资基金制度变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3 何德旭,王轶强;美国投资基金制度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财贸经济;2002年01期
4 同利军;投资基金是股市稳定发展的防“暴”力量[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11期
5 胡章宏,孙飞;发展投资基金刍议[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肖奎喜,刘建和,杨义群;从金融功能观点解析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J];财经论丛;2004年05期
7 高成良;正确认识与运用“投资基金”与“公积金”科目[J];新农业;1992年09期
8 谢卫;投资基金: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4年06期
9 陈学彬;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及其动作[J];上海金融;1994年05期
10 郭苏明;关于投资基金的若干问题──我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研究[J];江海学刊;1995年02期
11 ;’95江苏投资基金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行[J];现代经济探讨;1995年02期
12 李国妤;加拿大的投资基金[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年03期
13 黄新;关于创立中国房地产业投资基金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金融;1995年03期
14 张绪国,刘正军;浅谈我国投资基金的税收问题[J];湖北财税;1996年08期
15 王化伦;论投资基金与股市规范化发展[J];经济师;1996年01期
16 杜莉,年志远;投资基金与诸种投资方式的差异分析[J];农金纵横;1996年01期
17 刘金章,刘?,刘宝华;我国投资基金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构想[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8 张大龙;廖远瞩;;投资基金在中国的现状[J];中国市场;1996年01期
19 徐燕;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J];财金贸易;1997年09期
20 肖玉军;谈谈投资基金在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中的作用[J];投资研究;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三章 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2 朱晓颖;林非园;张新武;刘凤祥;;第十一章 投资基金开发运作[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3 刘崇明;王春;;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与操作对策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齐平;;对促进我省投资基金的建立和发展的思考[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李韶秋;徐进;;关于发展电力产业投资基金的探讨[A];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2002年
6 解思深;陈运法;;[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彭茂吾;罗命彰;;湖南经济发展及投融资对策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8 胡鸿高;胡冰;;论私募股权运作的商法调整[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穆家乐;;改进科学事业单位若干业务会计处理的思考[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10 ;VC/PE概述[A];2008安徽最具投资价值成长型企业100强评价报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立新;投资基金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国清;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之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潘涛;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文生;中国投资基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蒋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张庆;以投资者权益保护为中心的证券投资基金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剑彪;投资基金制度对金融发展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10 杨启智;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刚;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投资基金业[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2 李艳红;美国投资基金的发展演变对中国的启示[D];郑州大学;2002年
3 赵星霖;论我国投资基金现阶段发展的理性选择[D];四川大学;2003年
4 唐凌;发展中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琼;中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刘雅丹;对我国投资基金组织结构设计及其功能的法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吴斌;投资基金法律制度:比较与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邹海荣;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夏云鹏;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10 邵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投资基金历史回顾(下)[N];经济日报;2002年
2 主撰 刘传葵;投资基金的股份制运作痕迹[N];证券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周东平;投资基金,请专家帮助自己理财[N];市场报;2002年
4 申银万国 朱赟;清盘消息负面 投资基金需谨慎[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徐可强;投资基金翻手为“空” 油价下跌首度惠及国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唐宪顾学进;打击虚假网络投资基金刻不容缓[N];金融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朱周良;争夺战略资源 韩酝酿启动220亿美元投资基金[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汇添富基金 刘劲文;心态决定成败[N];证券时报;2008年
9 清华大学 张橙;发展主权基金的机遇与挑战[N];光明日报;2008年
10 李伟 黄小平;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困境的成因[N];中国保险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