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李明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的工农联盟,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至关重要。 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为主线,以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双重视角,对“三农”问题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包括前言和八章:“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考察;近代中国“三农”问题历史溯源: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艰难的探索;“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借鉴和经验;“三农”问题的现状: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未来前景。 前言包括:关于主题:新世纪沉重的话题,从“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的现实切入主题,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简明介绍,力图建构全面分析“三农”问题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从三今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社会历史考察。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来考察“三农”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认识和理论探讨进行梳理,得出符合规律性的理论观点;其次,以时间和空间二维拓展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来观照“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置于世界历史和现实之中,考察其一般联系;再次,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现实问题两个维度来分析和探讨“三农”问题的发展与表现。 第二章探讨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非常突出。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试图自救和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种种尝试、探索和斗争,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各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案和主张,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近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近代中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土地问题。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方案、孙中山“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第三党与国民党的方案以及乡村建设派的尝试,都是解决中国近代土地问题的设想或方案。但各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不能成功的事实说明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土 地问题。 第三章回顾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者解决“三农”问题独创而 艰难的探索,涉及中国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解决 “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新中国成立时的“三农”问题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工业 化的初步展开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认识和处理 “三农”fo]题的反思。 第四章考察“三农”问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领导的改 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以反思“左”的指导思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先导,汗启农村改革和现代化的创举,并向纵深发展,以生产 关系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主产力的发展,农村精神文 明不断进步,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进一步展开。 第五章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从 而廓清中国共产党 80多年来认识和解决“三农”问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第六章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和教训D,归纳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 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十条基本经验。第一,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第二,必须*、全局出发,始终加强和巩 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一H工作的首位。第三,必须把调 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第L,必须尊重友民的首创精 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乍卜比。龚、、必须坚持肯在二冲仆〕基本政 策,坚持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努力探索和工善:,村上有制的 有效实现形式,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营体制。第六,必须坚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话力。第七, 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第八,必须从社会主义现 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 新机制和新办法,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第九,必须高度 重视农村法治和基层民主,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 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第十,必须加强农民教育,促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恩;农民问题与中国社会主义的起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赵凌云;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史上的四个“十年”——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40周年诞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3 杨云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唯一正确的选择[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毅武;要加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陈甬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道路是如何形成的[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6 陈港;;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的全面城镇化和现代化——对科学发展观精髓的解读[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12期
7 潘锦云;杨国才;;新农村建设拖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吗[J];经济学家;2007年04期
8 李青嵩;高鹏飞;;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民主政治关系文献综述[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弛;;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责任[J];中国农资;2006年04期
10 蒋凌峰;;对《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会计准则的探讨》的几点补充意见[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2年08期
11 任秀峰;相聚在京城——中国社会主义女企业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侧记[J];中国人才;1995年07期
12 过建春;刘艳;;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发展;2006年10期
13 王永芹;张安平;;21世纪初叶中国改革动力问题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8年02期
14 ;简讯[J];财经研究;1986年08期
15 胡连生,杨玲;论中国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走向[J];理论探讨;1999年05期
16 刘吉;;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私有企业[J];理论参考;2003年02期
17 白立强;;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18 张士军;郎颖娟;李小燕;;现代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9 陈泽华;甘为孺子牛——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王毅武教授[J];特区展望;1996年04期
20 ;《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召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三本教材座谈会[J];经济科学;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琴;张乃力;;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走向——加速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建军;;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林兴初;;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发展本体的时代性变迁——基于台州农民现代化演进分析[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天维;张汉楠;;2009年:中国东北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成绩与问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沈满洪;魏李鹏;;浙江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晨阳;;缅甸有现代化进程吗?——兼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点[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谢徐玮;;浅谈秘鲁现代化的几个特点——读书札记[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汪海涛;;城市园林化与城市现代化[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顾蓓;;论反教权运动与墨西哥的现代化[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蔡继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存刚;全球化与两大制度演进[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立勇;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7 秦正为;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马婷婷;效用主义的争论与现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保彦;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袁聚录;试析柯亨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的批判[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文强;发展哲学视野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代价问题的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乔文华;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及其与现代化关系[D];西北大学;2009年
5 翟云玉;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政治透视[D];暨南大学;2000年
6 贾爱明;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晨;新中国制度建构的文化透视[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泗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明;近代营口港的开埠及历史变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娄忠;中国海关现代化进程中的效率增进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复培;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N];福州日报;2006年
2 和自兴;探寻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保护的丽江之路[N];学习时报;2008年
3 赵世林;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杜吟;从813项国家级成果看管理现代化[N];中国质量报;2006年
5 赵敏;现代化不是达标竞赛[N];贵阳日报;2007年
6 董里;GMP的现代化进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肖可;严峻能源态势挑战现代化进程[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张丽辉张淑会;弘扬航天人精神 促进又好又快发展[N];河北日报;2007年
9 杨建凭;实践朝阳精神 提升朝阳品位[N];朝阳日报;2008年
10 记者 杨阳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圳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