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摘要】:建立健全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这是由党的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所决定了的。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谈不上从根本上促进和发扬党内民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并在总结我党实行党代表大会制度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本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分析,涉及党的代表大会的源起,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内涵,以及实行党的代表制度的意义。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民主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载体;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培养和选拔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助于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第二章是从历史的角度,简单回顾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党不同历史时期的运作情况,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探寻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应当把握的原则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探讨的是党代表的产生及作用的发挥。选举符合条件、素质较高、能够代表党员意志的党代表,是开好党的代表大会的基础。党代表是各级党代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为是由他们来组成党的各级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党内重大事务并选举各级领导人。他们的产生方式、参政议政能力和素质高低,以及作用的发挥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代表大会开得成功与否。为此,要通过完善党代表产生方式,提高代表素质、优化代表结构,探索党代表在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加强对党代表的监督,充分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第四章探讨的是党的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选举是党的代表大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实现党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项最基本权利的载体,也是解决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权力来源”问题的根本保证。有无完善的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反映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与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民主选举制度,应该从完善候选人的提名和介绍方式、健全选举程序、实行差额选举、尊重选举结果等入手,并坚持民主选举和党管干部原则相统一,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的选择、保障、授权和制约功能。
WP=4
第五章探讨的是党的代表大会的决策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它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在充分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党的最重要的决定,即决策。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决策制度,应健全党的代表大会的决策程序,以程序民主保证实体民主。同时,要规范党的代表大会与党的委员会各自的职权,以保证代表大会充分有效地行使决策职能,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
第六章探讨的是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制度。拥有最高监督权,是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地位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强化党的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应进一步明确党的代表大会的最高监督地位,严格执行党的委员会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程序,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委员会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关系。
第七章探讨的是党的代表大会的常任制问题。实行常任制,主要是为了解决党的代表大会权力虚置问题,使代表大会成为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党的十二大以后,一些地方进行了县市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应扩大在县市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在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并最终建立起适应中国国情和党情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