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
【摘要】: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迈入一个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撑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是一个传媒全球化的时代。
互联网络的兴起和运用,既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应对这种挑战,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很可能出现困境、甚至危机(表现为信仰危机和意识形态功能性危机等)。本论文在分析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和互联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技术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就积极应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在互联网的强大冲击下出现的危机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论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和改进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重点、难点、突破点以及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涵义、本质特征、基本功能和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执政党意识形态除了鲜明的阶级性外,还具有实践性、延续性、渗透性、建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在执政党的活动中具有辩护功能、动员功能、导向功能、社会整合功能,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党的阶级基础、政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传播媒介和传播体制的影响。
第二章着重阐述了互联网络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造成的强大冲击。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和信息沟通技术,互联网络具有超越时空、快捷方便、海量的信息传输、互动功能强大等特点,具有传播信息、查阅资料、交流思想和进行思想教育等基本功能,既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难得机遇,包括:扩大和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仅强烈地冲击着意识形态的某些基本理论和价值观念,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