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

赵雄  
【摘要】: 经济全球化最早产生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历经曲折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就被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大多是苦难。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思考和探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与路径。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年对经济全球化的有限参与,中国以改革开放的崭新姿态积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问题和挑战。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其本身固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因此,在一个互动、开放的经济全球化系统中,中国如何采取积极稳妥的策略和途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选题的目的和基本出发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首先从考察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开始,沿着其产生发展的脉络,逐一探讨经济全球化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厘清概念、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结合中国自身的具体情况,就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策略和路径进行了探索。 除序言外,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经济全球化概述,考察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概念、发展历史、实质及主要特征。第二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与跨国公司,考察了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跨国公司的影响。第三章是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全球问题,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了反全球化运动的特征、诉求及其根源。第五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主要的全球治理理论,结合欧盟一体化治理实践初步探讨了全球问题的全球治理办法。第六章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考察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从被动参与到自主参与的曲折历程,探讨了中国积极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策略和路径。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出经济全球化起源的外部条件与内部根据。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反复研读,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是以地理大发现作为充分条件,以工业革命为必要条件,两者结合造就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并明确提出地理大发现孕含了经济全球化的可能性,是外部条件,工业革命最终将经济全球化由可能变为现实,是内部根据。二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在全球范围内所做的自我调整,突破了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实质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主流视角。三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提出了反全球化运动存在于经济全球化产生发展全过程的观点,突破了反全球化运动出现在20世纪末的传统看法。四是提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自主选择与被动参与两种方式,完善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扩张范式,以及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五是探索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探讨了中国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平发展实现惠己及人-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的发展路径。此外还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做了新的提炼,等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柴进;程静;;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增长理论思潮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1期
2 马冬梅;论世界进步潮流中的经济全球化[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3 徐辉;黎万和;;《共产党宣言》与经济全球化——兼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应对之策[J];长江论坛;2006年02期
4 秦德占;;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西方社会运动的冲击与影响[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孙志飞;;浅析《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5期
6 韩喜平;;研究全球化经济发展战略学的一部力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研究》评价[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7 张文华;;浅析经济全球化中的企业价值取向[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8 李永山;;经济全球化与马列课教学的应对[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6年06期
9 张泽一;王春才;;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与社会主义[J];改革与战略;2008年05期
10 林永祥;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意识的强化[J];福州党校学报;1999年04期
11 喻晓;;经济全球化和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12 赵海东,孙晓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部大开发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3 窦峰;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4 杨红梅,周建明;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特征的若干认识——对于两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3期
15 张谊浩;浅析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考察[J];生产力研究;2003年01期
16 龚政轩;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论[J];理论视野;2003年06期
17 孔令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之发微[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8 张红丽;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物流标准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10期
19 曹茉莉,刘剑雄;经济全球化的一些误导性观点的评论及中国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0 邓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J];商场现代化;2005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准备[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2 王占峰;董彦鹏;;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法律全球化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唐启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程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许克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品牌国际化[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焱荣;刘中平;王东;何万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信息人才建设[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张亦春;许文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特区发展[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胡代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我们的对策[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9 蒋晓慧;;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资本市场[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吴明瑜;;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思考[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2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赵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陈建南;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方先丽;经济全球化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2 赵建梅;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范式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韦向阳;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红卫;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孙秀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经济主权[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缑军勇;经济全球化——社会基因的全球复制与竞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李艳芳;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与我国企业的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邓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本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庄惠明;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选择探讨[D];福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专家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1年
2 经济学博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西北大学金融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陈希敏;从经济大国向海洋大国转变[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申言;跳出上海看上海[N];解放日报;2007年
4 梅赞宾;对症下药求发展[N];国际商报;2002年
5 冯德连;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本地化趋势[N];光明日报;2005年
6 记者 高浩荣;要解决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N];人民日报;2000年
7 张泽慧 夏健明;资源整合出区域竞争力[N];人民日报;2005年
8 龙永图;经济全球化助中国汽车业走强国之路[N];中国商报;2005年
9 特约记者 高新国;龙永图:经济全球化不会阻挡中小企业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国纪平;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