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层析成像及其合金晶粒三维定量研究
【摘要】:硬多晶材料,例如金属、合金和陶瓷,构成了多数现代工业的基础。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晶粒尺度上的微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因此,对材料内微结构的表征成为了材料学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同时,也是联系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的直接桥梁。传统的结构表征方法在晶粒尺度上都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基于电子显微学的表征方法只能用于晶粒的二维分布研究,且需要事先对样品进行切片处理;基于实验室光源的X射线衍射方法主要用于表征平均结构特性;显微CT成像技术虽然是三维、无损的表征方法,但由于单相晶粒间的电子密度差异较小,从而难以获得有效的衬度,无法获得晶粒取向及三维空间分布信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方法来实现材料内部晶粒的三维、无损、定量乃至动态微结构表征。本论文基于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建立了一种X射线衍射层析成像方法,可以用于材料内部晶粒的位置、尺寸、形貌、相、晶体学取向以及平均应变张量等信息的三维原位无损研究。本论文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基于上海光源X射线成像线站,成功搭建了X射线衍射层析成像实验平台,完成了软件和硬件的调试,并利用立方晶系和六方晶系等标准样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衍射层析成像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具体包括:光子通量密度是造成精修操作中晶粒数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中值滤波可以有效抑制椒盐噪声的影响,改善寻峰的结果;优值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校准的精度,结合并行化运算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对比度增强方法可以提高近场图像的质量,改善寻峰和重建的结果。提出了一套不需要先验知识来识别晶体第二相的方法,不仅可以原位无损的对第二相进行识别,同时还可以获得各相晶粒的位置、尺寸、形貌和取向等信息。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模拟研究中建立了六个由不同晶系的主、次相组合的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第二相的识别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实验研究中,成功识别出VI系铝合金样品中的未知第二相为γ-Fe相,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显微CT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研究了合金晶粒信息与二次加热温度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层析成像成功获取合金内部晶粒的三维定量信息,包括:空间分布、体积、表面积、球度、取向、晶界取向差和织构等。对不同二次加热温度下VI系铝合金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40℃时,晶粒拥有最适合于触变成形工艺的尺寸、形貌和取向:较大的晶粒数量、小而均匀的晶粒尺寸、较高的球度和随机均匀分布的取向。
|
|
|
|
1 |
刘志义,崔建忠,白光润;超塑性变形的三维晶粒重排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5期 |
2 |
周文林;;小晶粒转化为大晶粒的热力学本质[J];化学教育;1992年03期 |
3 |
李致中;相互紧接并完全填满式晶粒图象的处理和测量[J];红外技术;1990年05期 |
4 |
李福林;柳璞如;;大晶粒硅钢织构的测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86年04期 |
5 |
陈励治;郝建奎;陈术;倪志茂;郭鑫;刘克新;;用于射频超导腔制造的大晶粒铌材热导研究(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7年06期 |
6 |
于海波,刘国权;金属多晶体中邻接晶粒集合的拓扑相关性[J];自然科学进展;1998年04期 |
7 |
白秉哲;超塑变形中“晶粒群”运动初探[J];塑性工程学报;1994年02期 |
8 |
韩钧;赵秀超;;薄膜中晶粒正常生长过程的研究[J];电子与封装;2006年09期 |
9 |
张永秀;李友荣;;用晶粒颜色显示晶粒位向[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89年02期 |
10 |
李洪宇;王璐;高伟;;基于图像的晶粒定位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11年02期 |
11 |
于海波,刘国权;金属多晶体晶粒的空间及截面拓扑分布特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2 |
王国鈞;;钢材的缺陷 (三)钢件中的晶粒缺陷[J];机械工人;1958年05期 |
13 |
梁娟,刘宝祥,赵素琴,应慕良,李宏愿;大晶粒ZSM-5沸石的合成及其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1983年01期 |
14 |
陈付时;Ni_3Al合金的晶粒转动[J];上海钢研;1996年04期 |
15 |
黄佩珍,李中华,孙军;板状晶粒不稳定外形的有限元分析[J];金属学报;2000年05期 |
16 |
赵宪明;郭娟;吴迪;;晶粒正常长大过程的元胞自动机模拟[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09期 |
17 |
苏建明,徐兴中,刘文波,吴莱萍,靳丽君;小晶粒Y型分子筛的催化性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01期 |
18 |
王仰东,刘杨,董家禄,须沁华;小晶粒A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晶貌[J];催化学报;1998年06期 |
19 |
程開甲;張肇源;;細晶粒銅的再結晶現象[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6年02期 |
20 |
李应芬;;冷轧08铝镇汽车用深冲薄板薄饼形晶粒的形成及其对性能之影响[J];鞍钢技术;196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