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远志;从头算分析NAD~+及NADP~+的电子传递[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2 |
王岩;异氰酸与甲醛环加成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催化效应[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3 |
钟世均,王银桂,郑兰荪,张乾二;激光产生的新型硼烷的拓扑结构[J];科学通报;1994年07期 |
4 |
林梦海,陆云鹏,谭凯,张乾二;团簇离子Fe_nP_m~+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5 |
廖显威,王莹,吴雪梅,赵颖,丁涪江;C-P(V)键核自旋偶合常数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6 |
张宇;配合物Ru(bpy)_2(SCN)_2的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的理论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7 |
王炳锋,许旋,曾宪栋,王炳灿;16α取代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活性的量子化学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8 |
林梦海,莫亦荣,谭凯,林水潮,郑兰荪,张乾二;原子团簇V_nP_m~+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
9 |
陆春海,陈文凯,廖俊生,王怀胜,汪小琳,孙颖;氘代甲烷几何构型及物性的量子化学研究[J];计算物理;2003年01期 |
10 |
刘芳玲,王莹,丁涪江,吴雪梅,赵颖,廖显威;C-P(Ⅲ)键核自旋耦合常数的理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1 |
毛连港;邴单;赵永芳;李根全;李新营;蒿凤有;刘凤丽;;Cl-ClO催化循环圈的从头算研究(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3期 |
12 |
张东玲;汤清彬;张金平;施德恒;;用耦合簇理论及系列相关一致基研究基态SH~+和SD~+的光谱常数(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
13 |
王力元,童晓,余尚先;酚类化合物苯环碳原子的化学位移与其净电荷的关系(Ⅱ)——单卤代酚化合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14 |
邓克俭,张爱清,陈栋华,洪宗国,罗冬冬,李云,赵洪涛;含磷和全氟查尔酮的光敏聚酰亚胺的电荷转移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5 |
吴志勇,李吉海;烯丙基乙烯基醚锂1,2-迁移机理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3期 |
16 |
于海涛,李明霞,池玉娟,袁福龙,辛柏福,傅宏刚;OH与PO反应中的O原子交换机理[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17 |
祝黔江,陶朱;4-溴苯基氮酸甲酯顺反异构体稳定性的理论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8 |
方岳平,曾明华,曾荣英,梁宏,义祥辉,郁开北;非共价型弱作用NAH~+·Pic~-有机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量子化学研究[J];合成化学;2003年02期 |
19 |
赵颖,王莹,吴雪梅,廖显威;C—F键核自旋耦合常数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20 |
雷鸣,徐振锋,冯文林;羰基钴催化乙基迁移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J];科学通报;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