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ASTROD 1中的轨道计算与望远镜前指量研究

宋凤刚  
【摘要】: 单航天器激光天文动力学空间计划ASTROD 1是激光天文动力学ASTROD的第一步,通过发射绕太阳的无拖曳航天器,通过与地面站进行深空激光测距的方法,精确探讨天文动力学,检测相对论与时空基本定律,改进探测引力波的灵敏度以及更准确地测定太阳、行星和小行星参数。 本文主要利用牛顿定律,考虑了太阳、八大行星和冥王星、冥王星、月球和Ceres,Pallas,Vesta三颗最大的小行星以及后牛顿效应,建立了简单行星历表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设计了ASTROD 1中2015年航天器的轨道,并计算了航天器的轨道精度。当航天器处于太阳背面附近时,地面站和航天器之间进行激光测距。由于此时地面站和航天器之间距离在2AU左右,为了成功的完成激光测距,本文确定了激光测距的时间,计算了望远镜的指向和望远镜的前指量,得到前指时间和前指角度分别为700秒和30角秒左右,并根据激光弥散斑和轨道精度之间的关系,判断航天器轨道精度是否满足航天任务的需要。另外,本论文也对ASTROD1中的航天器以及地面站作了简要介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景耀;光学望远镜附属仪器的发展动向[J];天文学进展;1984年01期
2 陈波,苏宙平,尼启良;一种空间超紫外望远镜在轨指向标定方法[J];光学技术;2005年02期
3 ;超高能中微子望远镜样机研制成功并获第一批宇宙线事例[J];中国科学基金;2007年04期
4 赵君亮;;大气折射对望远镜定位跟踪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0年00期
5 A.L.阿伦;蔡卜;;工程与工业现场高精度测量的发展现状[J];华水科技情报;1985年02期
6 栗志 ,李志 ,杨晓宁;CCD在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应用的试验[J];天文研究与技术;1989年04期
7 刘守邦;;Wild T_2光学经纬仪附件简介[J];矿山测量;1989年04期
8 苏定强;正确测定望远镜光能集中度的方法[J];天文学报;1994年01期
9 登文;让太阳经过望远镜成实象以观察其黑子[J];物理教师;1994年06期
10 林琳;在月球上设立望远镜的新构想[J];国外科技动态;1995年11期
11 ;读者之声[J];天文爱好者;1995年04期
12 陈壮叔;“哈勃”之后的第二代太空望远镜[J];天文爱好者;1998年06期
13 牟俊侠;杨氏模量仪的调节[J];大学物理实验;2000年02期
14 罗昌宏;创建中国第一家军用光学仪器厂──金广路自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3期
15 盛爱兰,闫兴华;对金属线膨胀系数测定实验的仪器改进[J];大学物理实验;2002年02期
16 温学诗;观天巨眼400年系列之十二——21世纪的望远镜[J];太空探索;2002年12期
17 崔石竹;笔尖上的发现[J];知识就是力量;2003年03期
18 聆生;让星光不再颤动:展现一个更清晰的宇宙[J];大自然探索;2004年07期
19 王威;;做架望远镜看星星[J];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06年01期
20 ;光学仪器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聿照;徐晓冀;胡志强;;低能粒子望远镜[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2 吴思敬;;《边界望乡》评点[A];洛夫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巩岩;;空间极紫外成像望远镜及其检测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曹召良;穆全全;胡立发;彭增辉;刘永刚;宣丽;;600mm望远镜液晶自适应系统成像光路设计[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陆柱国;王建中;林宝军;;空间高能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6 门金瑞;倪维斗;王刚;;ASTROD-GW任务轨道设计[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蒋世仰;;利用LAMOST型望远镜进行Ia型超新星巡天[A];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柱生;谭继廉;肖国青;李占奎;高萍;张宏斌;鲍志勤;卢子伟;李龙才;张玲;徐树威;郭应祥;谢元祥;;全耗尽Au-Si面垒型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刘忠;;环形干涉望远镜及其关键技术[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银柱;;移动式契伦科夫望远镜设计[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琳;航天器表面环境污染与在轨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2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3 王晓明;基于能观能控理论的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功波;基于连续小推力的航天器轨道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李明涛;共线平动点任务节能轨道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6 赵玉晖;深空探测中的轨道设计和轨道力学[D];南京大学;2012年
7 陈波;空间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光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冯树龙;地基望远镜力学、温度场特性对光学性能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9 曹文达;红外波段太阳观测技术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1年
10 左艳军;分布式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凤刚;ASTROD 1中的轨道计算与望远镜前指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7年
2 江刚武;航天器轨道设计与分析仿真系统的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3 赵国强;深空探测飞行任务轨道设计[D];清华大学;2011年
4 朱亚文;航天器悬停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会利;空间作战拦截轨道设计与优化[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葛春生;深空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修正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袁幸伟;摄动因素对航天器轨道设计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杨志涛;航天器轨道力学在空间目标监测中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2年
9 张云鹤;航天器可达区域分析及摄动影响下相对运动精确轨道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小玉;深空借力飞行/小推力轨道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陈优;新儒商巨资 收藏望远镜[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汪政;企业的望远镜、显微镜和放大镜[N];中国石化报;2004年
3 记者 刘霞;南极望远镜新发现三个星系团[N];科技日报;2008年
4 九如整理;来,用DC拍外星![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5 刘爽;青岛奥帆赛让望远镜销售白热化[N];消费日报;2008年
6 梁美娜;“近视眼”与“望远镜”[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望远镜式数码相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甘勃;望远镜走过400年探空之路[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赵欣;能拍照的十倍“望远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记者 陈瑜;科学大师聚京论追“星”[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