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1,8-萘啶和咪唑衍生物在荧光化学探针和功能配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论文基于荧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原理,利用1,8-萘啶衍生物、咪唑和多联吡啶衍生物设计合成了四个新型配体,将它们应用于金属离子检测和功能配合物的制备,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首次合成了一个新型柔性配体:二(7-甲基-1,8-萘啶-2-氨基)甲烷(L1),以L1为配体制备了三个结构奇特的Zn~(2+)配合物:[Zn2(L1)2(OH)](ClO4)3 (L1Zn1)、[Zn4(L1)2(OAc)6(OH)2]·CH2Cl2 (L1Zn2·CH2Cl2)和[Zn5(L1)2(OAc)10]n·4nH2O (L1Zn3·4H2O),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光谱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它们是潜在的蓝光材料。研究了L1与各种金属离子作用时的荧光性质,发现L1遇Cd~(2+)荧光增强的敏感性比其它干扰阳离子强。
2.基于2,4,5-三苯基咪唑和6-苯基-2,2'-二联吡啶(HC^N^N),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共轭分子L2。在混合溶剂中(THF/H2O, 1/1, v/v),L2可以识别出Fe~(3+)的存在,即随着L2-Fe~(3+)配合物的形成,在416和442 nm出现两个新发射带。该配合物的络合常数经计算为(6.6±0.4)×103 M-1。竞争性实验表明,L2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通过光谱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Fe~(3+)是与L2中的三苯基咪唑端相互作用,说明三苯基咪唑端是电子给体,而HC^N^N端是电子受体。该结论对两端含N原子的荧光化学探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3.基于2,4,5-三苯基咪唑和2,2':6',2''-三联吡啶(N^N^N),用与L2相似的方法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共轭分子L3。它在THF/H2O=1/1(v/v)的混合溶剂中具有强的荧光发射(λem = 480 nm,φf = 0.45)。离子检测实验发现,只有Fe~(2+)能使它的溶液由淡绿色变为紫色,在575 nm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所以L3在Fe~(2+)的检测中有潜在应用。
4.基于L2和L3,制备了两个Pt~(2+)配合物:L2Pt和L3Pt,并研究了它们的光谱性质以及它们对酸的光谱响应。结果显示它们的光谱对溶剂比较敏感,与配体相比,都存在着较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酸与L2Pt和L3Pt中的三苯基咪唑端作用时,都会抑制分子内电荷转移,与L3Pt作用时还出现了MLCT。
5.基于2,4,5-三苯基咪唑衍生物,利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缩和制备了一个用柔性烷基链连接的新型配体L4。它在DMF中发射强烈的荧光(λem = 442 nm,φf = 0.70)。离子检测实验发现,只有Hg2+能显著猝灭它的荧光。竞争性实验表明,L4是一个潜在的Hg2+荧光化学探针。
|
|
|
|
1 |
王健,吴同,傅小红,孙涛;2种苯并咪唑衍生物在微波作用下的固相合成[J];应用化学;2004年12期 |
2 |
蒋宗林,肖蓉,苏晓渝,鄢家明,谢如刚;咪唑衍生物的一锅法选择性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1期 |
3 |
徐金瑞,孙向英,刘斌;电化学方法用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2年05期 |
4 |
蔡汉华,陆云,高敏;2-(4-氯苯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应用[J];广东化工;2004年03期 |
5 |
高妍,张志强,周袭非,胡知之;芳基取代咪唑衍生物荧光性能的研究[J];化工科技;2005年03期 |
6 |
许立铭,董泽华;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对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性能研究[J];工业水处理;1994年04期 |
7 |
蒋宗林,鄢家明,谢如刚;咪唑环合成方法的新进展[J];合成化学;1998年01期 |
8 |
朱爱平,吴世康;香豆素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荧光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8年06期 |
9 |
陈为健;李政;陈云平;;反应型甲醛清除剂的制备与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06期 |
10 |
苏文杰;姚宜山;李满宇;谭回;付立民;艾希成;王雪松;张建平;;DCM衍生物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溶剂效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
11 |
汪鹏飞,吴世康;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查耳酮衍生物光谱和光物理行为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3年04期 |
12 |
;某些α—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防腐活性[J];陕西化工;1995年03期 |
13 |
陈战国;赵海霞;杨宝林;周桃玲;;2-甲基-4′-氯-7-(2-(1-咪唑基)乙氧基)异黄酮的合成[J];化学世界;2007年08期 |
14 |
王作辉;王淑敏;;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3期 |
15 |
陈茹玉,刘天麟,左向日葵;某些1-酰基苯并咪唑及1-酰基咪唑衍生物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4年03期 |
16 |
王殿勋;笪有仙;王立本;徐广智;唐有祺;;邻硝基乙酰苯胺衍生物的XPS振起伴峰及其价带谱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7年01期 |
17 |
张健,韩孝族;咪唑类潜伏性固化剂[J];化学与粘合;2005年05期 |
18 |
刘全文;陈连喜;田华;王钧;;咪唑类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进展[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3期 |
19 |
李学良;王跃;翁德明;汪华;;铝箔腐蚀中咪唑衍生物离子液体的缓蚀作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
20 |
王晓军;邢令宝;耿琰;陈彬;佟振合;吴骊珠;;σ-单键连接的TTF吡啶衍生物对Pb~(2+)的识别[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02期 |
|